绘画技法是绘画史上沉淀下来的精髓,是后人得以借鉴以及传承下去的无价之宝,对于它的研究和继承是不容忽视的。而中国古代工笔画的传统技法,体现在笔墨技巧和色彩技巧上,前者包括绘画的用笔、用线、用墨,后者则是对颜料以及着色技法的研究。
首先是用笔,早在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就已提到关于用笔的方法,即“古法用笔”,这是画家们创作绘画的手法,同时也称为后世历代品评画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工笔画物象的描绘,如结构、形态等,只能通过线的准确性和力量感区分和表达,因此,行笔要有力量,笔力饱满,要求用笔果断,如骨刚直,以“骨法”来表现用笔的艺术。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笔法的程式化的表现手段,如用笔常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行笔有一波三折,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抑扬顿挫,宜转宜活等,这些都能够体现中国画笔法的多样性、丰富性。
用线,线是中国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其表现力无穷无尽,在绘画中担任着塑造形体,表达神韵,传递情感的角色。中国古代绘画对于线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和讲究的,甚至于绘画创作的目的和风格也时常通过线描来体现,如“高古游丝”、“行云流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丁头鼠尾”等十八描用线技法,均可看出中国传统绘画对于用线的重视。画家可以线条来表现造型语言,组织画面,经营布局,提高格调等,通过线条的各种变化,用笔力度,运笔速度,行笔方法等来描绘出物象的质感、量感、动态感,来表现形体结构,透视变化以及情感,从而使线本身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独立的审美价值。
用墨,绘制中国画的主要颜料就是用墨,笔墨是他的灵魂,因此自古以来画家们就十分重视笔墨的运用。关于用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墨色和墨法。以墨的含水量以及含墨量的变化来看,可分为五色:浓、淡、干、湿、焦。墨法,即用墨的方法,常用到的有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等。这些方法大多主要在写意画中使用。
中国美术对于颜料的研究源远流长,在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作品中,既有鲜艳亮丽的,又有清新典雅的,然而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洗礼,它们的色彩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风貌,原因是传统的中国画原料均是出自自然原料,经久不变,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因此极受画家们的喜爱,甚至远销海外。根据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水色和石色。水色主要包括植物质颜色和动物质颜色,它们易溶于水,色泽明润,常用的水色颜料有藤黄、花青、胭脂、曙红、酞青蓝等。石色是矿物质颜色,是挑选适于绘画的有色天然矿质,经过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这种颜料不透明,不溶于水,覆盖力强,常用的石色有朱砂、石青、石绿、土黄、赭石等。此外,还有同属中性色的黑白、金银等,黑即石墨,白即蛤粉,钛白等,金、银则是金粉、银粉。
至于着色技法,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随类赋彩”的设色原则,即在物象自然固有色的基础上,经过画家的主观概括,总结,加工提炼,重新组合成为完整的色彩。此外,还有“笔为墨帅,色为线辅”,“墨即是色,色即是墨;墨随色定,色依墨态;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非色非墨,恰似神彩”等设色理论。在这一系列设色原则的基础上,画家们对着色技法进行了研究。在中国画技法勾、皴、点、染、丝中,勾和染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古代传统工笔画仍然主要运用细线勾勒,赋彩设色的方法进行绘制。常用的着色方法有渲染、垫色、平涂、罩染、接染、拖染、烘染、衬托、勒、刷等。
渲染是一手两笔,一支蘸水,一支蘸色,色笔染,水笔运,从结构的深处开始,由浓而淡,产生一种自然渐变的效果,变色丰富,色感细腻。
垫色,是先在画纸上染一种颜色,均匀的涂在物象上,不分厚薄、深浅,以求统一整体的色彩效果。
罩染,是先用水色渲染物象,干透后再以石色重新罩在上面。
接染,先用一种颜色渲染后,再用另一种颜色接着染,使两种颜色在湿润中自然的衔接,浑然而成一体。
拖染,在一支笔上从笔根到笔尖蘸上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染色时把笔横卧,一扫而过,则会呈现出不同颜色,色与色之间衔接自然,无生硬边线。
烘染,在物象的周围用底色淡淡的渲染,以衬托或掩映物象。
衬托,是在画面需要的部分的反面上色,能使正面颜色更润泽亮丽。
勒,是在已上色的画面上,用墨、胭脂、粉色等颜色,在原来勾的线上,或旁边再勾一次,主要用来提醒墨线。
刷,使之用排刷或大笔大面积上色,多半用于画地面、天空和底色,也用于画面罩色。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