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略过临帖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对于临帖浅尝辄止,是很多业余书友通行的弊病。但是即便是专业学书者,对于临帖到底有何意义,也未必全然明了。很多专业书家抱定一家一帖,天长日久也会颇具功力。然而很多时候只是堆金积玉,未必能化为源头活水。
依末学浅见,不妨藉形意之说,将临帖分为:演法、练法和打法三个维度。
一、所谓演法临帖,就是取个字形。
取字形有正取反取两个路径,正取是要求临得像,反取是要求变化。十年前我曾经求教于一书学名家,每次提交临习都得个“太不像”的评语,久之未免心灰意冷。这位名家,代表的就是以正取形这派。他们的思路,认为古人造型完美,我辈复制即可。
当代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复制古人字形的水准。基本上说这派是当前的主流,国展中很多作品都是集古人字所成,当然也有集今人字的作品,其理一致。貌似与之相左的是反取临帖,即将古人夸张变异之处更进一步,以求更大的视觉冲击力。这一派也大有人在,在书法界影响也如日中天。两者貌似相反,但都为形所困,徒有其表而不得其本。专门为了展览炮制作品是其专擅,平平常常写字反倒是令其困惑不已。即便是炮制展览,天长日久也未免单调重复。或有人由此渐入魔道,横涂竖抹以为挥洒,不过是自欺欺人。
二、如果不愿止步于此,那么临帖就要深入到笔法层面(也就是练法)。
细查古帖运笔之技法而千锤百炼,是为练法临帖之路。笔法在过去一般是密授,因为一般人根本见不到名家真迹,更无从由此揣摩运笔痕迹。现代不同了,我们拥有了大量的高清复制品,从硬件条件来说具备了还原古人笔法的可能性。接下来就是还原古人笔法的思路支持了,但是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潜在的障碍。这些障碍有些来自于本土的不成熟书论,有些来自于牵强的西方理念。间或有天资聪颖之辈偶有所悟,已经弥足珍贵,不啻于为往圣继绝学。
三、打法。
娴熟笔法,已入门径,对于理解古帖已经初窥堂奥。但若要登堂入室,还要学会古人的打法,即结字之法,包括篇章之法。这一步骤临帖,要求笔法已经过关方可进行,否则丢三落四,未免落入演法临帖层次。若笔法完备,见古人字迹,可从中揣摩古人挥运之际起承转合之节奏。所谓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洞见古人不合理处之巧妙,则已经非同庸手。
虽分临帖为三,实际每每合一。即便是最粗浅的临帖求形似,用心者也能得练法打法之益,更遑论其他。然理路不明,往往多歧途亡羊,故不可不慎。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