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重脚轻
▼
“头重脚轻”是篆书在结体上的又一重要特征。
小篆虽然整体较匀称整齐,甚至一些字还是上部稍小、下部修长而稍开张,但因为笔画上紧下松,上部紧密而下部疏朗,而使其具有头重脚轻之感。在大篆中,则无论形体的大小还是笔画的疏密长短方面,都遵循一种“头重脚轻”的结体原则。
图19-1 《峄山碑》“禁”字、《散氏盘》“莫”字
比如在金文《毛公鼎》和《散氏盘》中,一些本来应该上下对称的字形,在结体的处理上却形成明显的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之感。如“东、木、莫、橔”等字,都是上部笔画长,下部短;上部笔画更开张,而下部笔画较短促,形成如大头娃娃一样,头大较小、手长脚短的形态。
图19-1 《散氏盘》“橔”字、“木”字
这种形态使其富有稚拙之感,有生趣,更显得活泼多姿、憨态十足。书写时,要大胆地将上部笔画写得长而开张一些,两边的笔画向中间交叉结合时,也可以略有错落而不对称,使之增加自然率意的特征。
这种整齐与不整齐、工整与粗率、上短下 长与上长下短的笔画形态,也是小篆与大篆在结体上的重要区别。
#20
纵向取势
▼
不同的字体在结构取势上明显不同。楷书是正方形,隶书是扁平形而呈横向取 势,特别是其最典型的笔画“雁尾”“波折”都是向左右两边开张而取势的。
篆书在总体上是呈纵向取势——字形较长,纵向的笔画舒展大方。大多数情况下,纵向的线条到字的下部还要以长弧线使之向下部伸张取势。而横向的笔画则较整齐、较挺直。
图20-1 《峄山碑》“昧”字、“天”字
因为篆书的字形在长宽比例上大多为 1.6∶1或2∶1,所以,其横线永远没有竖线那么舒展大方、气势绵长。同时,一些倾斜、弯曲的笔画最终也是朝纵向弯曲,而不是像隶书那样呈横向展开,或者如楷书那样,横、竖、斜线角度是不变的。
图20-2 《曹全碑》局部
比如,“木、千、壬”字之上部的横、撇笔画,在楷书、隶书中都是左右(横向)方向的笔画,在篆书中却是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
图20-3 《峄山碑》“制”字、“曰”字
再如三点水、提手旁这些偏旁笔画的构成,在楷、隶书中都是横向或斜向的线(横、 撇、点),但在篆书中是纵向弯曲的曲线且特别突显其纵向的线段。
所以,篆书总体都是呈纵向取势的。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其弯曲的线条,更重要的是写好竖曲线,做到挺括、流畅。
#21
欹侧率意
▼
与小篆结体的匀称整齐相比,大篆在结体上却体现为欹侧率意。
篆书结体的演变是由欹侧自由走向整齐划一的。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其结体往往随笔画的多寡不同以及书写(铸刻)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随形就势的分布。因为甲骨及青铜器壁都是不平的,所以在刻写上,书写者往往因形布势:
图21-1 《散氏盘》“师”字、“竟”字、“至”字
笔画多者,其形体便较大;笔画少者,则形体较小。上下结构的字字形较长,左右结构的字则较宽扁,因而没有整齐划一的结构规范来约束。
特别是金文,因青铜器(鼎、盘)内外壁是呈弧形的,所以刻写者都是随形就势进行结构安排。
图21-12《毛公鼎》“有”字、“正”字、“皇”字
但正是因为这种随形就势的安排,很多字在结体上便呈现出或左低右高,或东倒西歪的造型特征。这种结体形式反而增添了一种欹侧之势,具有自然率意、活泼生动的天趣,成为大篆结体的一大特色。
图21-12《毛公鼎》拓本局部(点击图片查阅完整资料)
【书法技法系列——篆书技法45例】
01、藏头护尾、万毫齐力、圆起圆收
02、寓尖于圆、裹毫涩行、平实稳健
03、珠圆玉润、直曲相宜、浑化无迹
04、凝重饱满、万岁枯藤、曲笔如铁
05、对称书写、上下有序、内外有别
06、间距匀称、修长整齐、上紧下松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