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写什么?
孔子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书法是艺术,是心灵与情感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
元朝的郝经说:“书法即心法也。”
如果要确立对书法一个最本质的了解
恐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它的主体上
那就是——书法是写人、写心
作为一种精神活动
“字”背后的文化和心性是超越了形而上的支配因素
这个最显然的是佛门书法
八大、弘一、良宽……
他们的书法是实实在在地从内心生发出来的
是写自己的心
是写他们的向往
是字与人、人的信仰的统一
古人讲“一字乃见其心”,就是这个道理

朱耷 书法作品
《圣教序》是结构大师
是“谋略”中的“奇谋”,是“平正”中的“险绝”
它的每一个字都有“字眼”,就像下围棋的“眼”一样
“字眼”是什么
是字里边的空间关系
这部分这么舒、那部分这么密
二者所衬托出来的这个大的空间,就是字眼
包括收放、大小、长短、宽窄、向背等等
这些关系都是构成“字眼”的要件
看懂了圣教序
再由此来关照历代经典
你会发现中国书法造型的基本原理
掌握了这个原理,汉字造型的变化就无以穷尽
所以,写字得“造眼”
也就是要制造矛盾再协调矛盾
这样的字才有生气,有看点

书法的形神关系
书法一个是形,一个是神
形是可见的,是外在形状和形态
神是无形的
是作品焕发出的精神气质与品性内涵
汉碑百品,形貌相殊而神采各异即为此证
形与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王僧虔讲:“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刘熙载讲:“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更次之。”
都是一种把神至于形 之上的观念
由形入神,是由技入道的过程
也是窥探中国书法奥义之所在
对书法的学习,古人以修心炼神为上
今天从形入手
但心里要明白最后的高度还是要炼神为上

风格与变化
风格的形成就好比从“借鸡下蛋”到“养鸡下蛋”
从模仿开始,慢慢地转化成你自己
做艺术思想要活跃,要懂得“过河拆桥”
传统给了你什么
你要能马上对它进行转化
再不断地取舍和调整
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是风格形成的过程
“发现大于创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发现古人、发现今人、发现自己
研究他们从哪里来,研究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拿过来提炼,形成自己的面貌
书法,越写越难
是因为它对综合的考量越来越强
而变化和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变与怎么变也是一种考验

用笔写字,炼神炼心
全面认识毛笔的三个部分:
笔尖、笔肚、笔根
这三部分的表现和功用是不一样的
掌握好它们对于书法的认识和学习意义重大
用笔尖写字是书法训练的第一关
完全静下来用笔尖写字时
笔尖压住纸面,全神贯注,如对至尊
那种周身的放松、平和与通透
从脚根到身体,从身体到胳膊、腕
再通过手指传达到笔尖
排除了杂念
这样的书写能直指灵府
内心的微妙变化也能自然地反映到书写中去
是一个炼神炼心的过程

书法理论
“半部《老子》治天下”
古代书论是历代书法思想的精华,不可不读
艺术首先是要愉悦自己、打动自己、服务自己
然后再谈服务社会
如果受外界干扰太多还想着取悦于人
肯定不是纯粹的艺术,也找不到纯粹的自己
艺术是“寂寞之道”
在欣赏者面前
你可以架设一座桥梁
找到欣赏与被欣赏的互动,但未必要认同

教与悟
法可教,书法不可教
从精神的层面理解书法
要思考、琢磨,要悟
赵之谦很早就说过了,写字写得好的有两种人
“三岁稚子”与“积学大儒”
前者在于心性的本真,后者在于内涵的厚重
所以,书法家是教不出来的,可以自学
教和不教,交流很重要
古人讲“屋漏痕”、“船荡桨 ”
大自然和生活也可以教你
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教你
关键在于你的心能不能敏悟

心是宇宙万物之本,一切杂念皆由其生。
唯有静心养性,才为智者。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书写不是为了功利,书写是为了修养身心,
书写是为了放松自己,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