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亦可称“真书”、“正书”
人们用它取代隶书
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
缘于它字体端正,法度严谨
“楷书”之名因端严方正而得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流派:
欧体、虞体、、颜体、柳体和赵体。
壹、欧体
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基本上把线条写的很直很挺,一种俊朗之气。本身横平竖直已经放弃了很多变化的可能性,所以欧体极其的强调险峻。左右结构的字非常注重倚侧,因为也就两种表现的可能了,所以这两方面是做的非常出色的。
正是由于它的标准和美观,欧体楷书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楷书已经十分的相似了。
贰、虞体
虞世南少年时曾向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深得王书神髓。
虞世南《大运帖》
虞世南将冲和平淡温润表达极致,通过起笔圆润,笔画之间舒朗,字形偏修长,倚侧偏弱。在横平竖直中取得变化,所以极其重视因势覆形,也就是字的重心变化非常大。要不很高,要不很低。将起笔做的圆润,表现一种含蓄内敛的气息。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链接」
叁、颜体
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体喜欢将横画和竖画一种内包的趋势,展现出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势。颜体没有更多的关注字的重心,更多就是把字写宽博。
颜真卿《多宝塔碑》
颜真卿吸收的是六朝笔法,是集大成的大师级人物,颜体也经常用于艺术创作。比如看下面两个字,是不是从字形上,就感觉颜体的“富贵”之气蔓延出来了。
颜体
欧体
肆、柳体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
柳公权的柳体运笔的过程快稳,落笔顿笔处准重,对比的感觉非常明显,视觉效果很好。不同于欧体的匀称,颜体的丰满,在字形上,柳体也很特殊,他有着“外松内紧”的感觉。
柳公权《玄秘塔碑》
欧颜字体虽然神韵不同,但是都给人受力均匀的感觉。但是这柳体却是每个字都是一种中心受力,似乎字的重心在中间,并且陷入纸内,而外框四角却牢牢盯住,整个字就这样被扯开了,呈现出一钟有力的劲道感。
伍、赵体
赵孟頫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
赵孟頫《胆巴碑》
赵体其实已经有一些行书的连笔了,笔画圆润流动,字体方正,总体上给人以流动温婉的美感。赵体用笔平顺,大小均匀,易学且实用,将文字书写的艺术性同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正是赵孟頫对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贡献。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