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淋漓的大写意作品,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笔墨的体验,也是一种心境的体验,更是一种禅意的体验。
这幅作品被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八大、金农乃至现在,无数画家奉若圣明!今天的写意人物画,就笔墨的抒写性来说,无出其右。

南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局部
梁楷不愧是泼墨人物画的鼻祖,他以湿笔饱蘸浓墨,自上而下大刀阔斧率性挥写,不过几笔,仙人宽衣慵体、谐趣可爱的神态已经恍如眼前。细细看时,仙人的嘴角正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一双小眼半睁半闭、似讥似讽,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
世间事,谁参透?且醉眼迷离,看世上滑稽之事,笑人间可笑之人。

明 徐渭《墨葡萄图》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在上面这幅水墨葡萄作品中这样自题: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渭,号青藤,明代的三大才子之一。他的泼墨写意花鸟画,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徐渭以其独特的笔触,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的文人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对后世中国绘画影响极为深远。

明 徐渭《墨荷图》
徐渭画的花鸟作品,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牡丹之雍容 、紫薇之隽秀、竹子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等四时花木的神韵表现得入木三分。他作品中的那种热烈、豪放、沉雄而带霸悍的大写意画风格,与梁楷的冷逸、陈淳的潇洒、八大的恬淡萧索
徐渭以其精湛的笔法,在似与不似之间,为欣赏者营造出来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徐渭身后120年,郑板桥被其深深折服,自刻印章“青藤门下走狗”。

明 徐渭《黄甲图》局部
身后300多年,齐白石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明 陈淳《水墨荷花》
陈淳(1438-1544),号白阳山人。他的花鸟画影响后世最具里程碑的意义。陈淳和泼墨大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自号“青藤居士”)被后人合誉为“青藤白阳”。其实,“青藤白阳”的提法并不合理,因青藤源于白阳,有了白阳才有青藤的。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石涛的泼墨山水法,是继王维的“水墨渲染”后的一种新的山水画创作技法,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清初 石涛 云里山苍苍
石涛曾题诗云:天地浑融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清初 石涛 水墨荷花
墨团团里黑团团,墨黑丛中花叶宽。试看笔从烟里过,波澜转处不须完。——石涛
石涛在墨法运用上总是相互混淆、错综复杂的,破墨中伴随着积墨法,积墨中又有泼墨法的运用,因此泼墨法在石涛作品中出现的非常多,运用方法也不尽相同。

清初 八大山人 荷花小鸟
八大山人是用墨造境的高手。
他的作品通常是以象征的手法抒写心意,形象夸张奇特,风格雄奇隽永,充满倔强之气。笔墨凝练沉毅,以放任恣纵见长,不论大幅还是小幅,都有浑朴酣畅,明朗秀健的风彩。八大山人将中国的水墨大写意推向了艺术的高峰。

清初 八大山人 荷花小鸟

清初 八大山人 荷花小鸟

清初 八大山人 荷花小鸟

清初 八大山人 荷花小鸟

张大千 幽谷图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打破了过去山水创作以线为主要造型语言,点线为构图要素的惯用手法,将传统山水画中没骨泼墨和重彩技法结合起来,并汲取了西方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美感因素,开创了化线为面、色墨交融、工写兼施、没骨写意的新途径。

张大千 深山云起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营造出了千姿百态的烟云效果和山势气韵,使得那如真似幻的抽象造型与客观上大自然的山岚云雾、云水飞动的具体形象有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张大千 溪山觅句

张大千 云瀑图
这种中西结合的全新画风,使山水作品之画面更加浪漫自由,灵巧生动。张大千创立的泼墨泼彩画风使国画技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山水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张大千 荷花


张大千 荷花
张大千到了晚年,还将山水画的泼墨泼彩技法运用到画荷上,开创出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中国画荷史上,张大千先生可堪称是自八大山人、石涛以来中国百年第一画荷大家。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