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写意性究竟如何诞生,为什么现在画失去了写意性!
我们国家的审美与西方美学注重写实的审美传统不同,我们国家的古典美学注重情感神韵的传达与共鸣,比如道家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美学的审美取向。
比如道家“老庄美学就是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他们从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出发,探究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追寻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直接开浪漫主义美学先河,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直接影响到山水画的发展,使得艺术家们主张自然而然地呈现天地万物的自然之美,而这里的“自然”就是指顺乎自然,不加造作,如其所是,然其所然。
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们都提倡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以自然随顺的审美心态洞察天地万物。
在“自然无为”审美取向的影响下,我国艺术皆呈现出“见素抱朴”的自然之美。更加看重艺术品的精神气韵,画家们运笔讲究循自然之势,一气呵成,避免可能破坏整体气韵的文饰雕饰。
也有了外师造化,艺术家们看重取法自然,讲究笔法简淡朴拙,空灵清逸,画家在创作中更加看重气韵生动、本乎自然。
道家讲究的意在言外的审美旨趣,则是讲究艺术家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管是作画,坐书还是诗词创作皆是一理。让艺术家明白形式之外的未尽之意,探究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强调有形之外无形的精神气韵。陆游曾经告诫自己儿子作诗的功夫全在诗外。
艺术品追求气韵,而这个气韵就在意象之中,又不止于意象表达。而艺术家的创作不能只看重有限的形象,而是借助于审美想象,追求其中无形无限的精神气韵,心悟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中国画的“写意”性也自道家而来,其中之“意在言外”的审美旨趣,作为艺术家,其创作自然讲究意在笔先,以形写神,强调神似重于形似。
这“写意”性的表现自然会借助“留白”来表现“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象,以无画有,以空写实,笔墨未到之处的大片空白处妙趣横生。大象无形,在佛家来看人之六根所能及者皆不是实相,这无皆无极之道,大道无形,暗合佛家之空。
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乐至美往往存在于无声之处、无形之中。他们在一定境界都是相通的,而“留白”就成为中国绘画的独特意象。禅宗讲究“不著一字”,就道出空灵幽远的审美想象和“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意趣。有限的文字只能辅助大家理解佛心,明白事理不留文字也一样。比如我们去欣赏我国的音乐,你会感受到“留白”的妙处,其意在弦外之音,于无声处,通乎杳渺。
体现出道家的审美情趣。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审美也同理,一样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因此不管是修行还是作画,重在追寻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绘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作画就是吾画吾心,就是书写自己心性。创作出来的物象自然超越自然物象,澄怀虚静,无欲无私,不为外物所累,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意境。
明心见性,与自然物象之间瞬时产生共鸣,道通为一,这种“心领神会”的天道本真,不管是画家还是欣赏者都能体会到至美至乐的审美体验感。艺术家能不能达到物我两忘、玄妙齐同的超现实的自由之境就需要看艺术家本身的修行,他的觉性。
当然庄子也讲到至乐之境、无我之境,这也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在道家看来人和道都是自然而存在的,这种天道返璞归真的境界,让人与天道构成了一种自然自得的审美关系。
而道家的这种审美影响了玄学,对后来的全真也就很大影响艺术和文学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审美取向,禅宗与道也一定程度上也相近。
这种自然美学已经深深根植文化土壤之中,学习艺术之人自然要深入去体悟道的本真,找到自己的妙明本心,与道合二为一。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