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笔端含水量的几何,直接影响画面渗化的成果,而同样的含水量,在不同的用笔速度与力度环境下,又会产生不同的枯湿感。
含同样水分的软毫与硬毫,因为软毫放水慢,而硬毫放水快,会产生不同的笔痕,而不同性能的纸质又会直接影响水分渗化度的大与小。同样的含水量又会因中、侧、卧、逆的不同用笔体式格局而产生不同效果。

如中锋水逆流,侧锋与卧锋水不顺流,而逆锋又会因笔毛时松时集而与纸接触,使宣纸没法集合吸取笔端所含之水等。而水本身的不同性质又会影响其与色和墨的调合效果,如净水、混水、矾水、胶水、酒水作为调和之用,或者零星使用都可产生不同的艺术趣味。

清水是最常用的,前面提到的笔、墨、色的效果,指的是净水的作用。混水可使光彩慎重;矾水可使色墨之笔痕明晰;胶水可减缓渗化速度,使局部色墨似化非化,并连结潮湿之感觉;酒水可加快渗化局部,也会使色与墨沉淀等。

不同的水如果先入纸面都会在生宣纸上形成水晕与笔痕,而这种水痕产生排他性,使后敷之彩与墨没法将其笼罩,从而保存住隐现程度不一的痕迹以表现某些特殊的效果。
大量的清水又可以部分地冲移未干之色与墨的痕迹,或直接渗透色墨之中产生新的水痕。

作画时每一笔都得使水,至于使水多少,则大有文章。下笔之前,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笔上需要饱满的水分,如画大写意荷花。笔上的水分,不但能滴下来,而且是滴下去拖泥带水,落到纸上。这时候行笔要快,一气呵成。

有时候笔上色彩需要浓厚,落笔之前,蘸清水于笔端,迅速点去,使色彩产生浓淡变化,自然而有趣。如画葡萄,就是先在笔上调了浓厚的胭脂,落笔之前,于笔端蘸水,或蘸极浅的粉绿水,点下去,深浅变化极妙。

有时候,笔上水分不多,而要表现苍老古拙的味道,则可将笔落实,徐徐按下,徐徐行动,这样画出的线条,看上去不干而不枯,颇见功力。
一般用笔时,总得根据实际情况,看这一笔下去,要画多么大的面积,要出现湿润的效果,还是苍劲的效果。用水多少,行笔快慢,成为写意画中最须掌握的关键。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