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许多构成要素。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选好合适的字帖,适合字体书写的毛笔,选对临摹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临摹也是一门大的学问。从最基本的来说,临和摹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临是指将字帖放在一旁,自己对照着临写。摹是指直接在原帖上覆上一层薄纸,进行摹写。
董其昌《读书赋》
临和摹两者区别很大,单纯对两者概念的区分也是较为笼统的,两者之下还可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临摹的方式要根据情况适当的变化,选好了才能事半功倍。以下我们对不同的临摹方式,以及适用的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希望对您的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是临,临又可以分为对临、临创和意临。
对临相较于意临更加需要耐心和细致,适用于“初学平正”的阶段,比较适合对字帖还不太熟悉的初学者。它是指将字帖放在旁边,一笔一划对着进行临写,力图复刻原作,简单来说就是对临写得越像原作越好。
朱大有《临十七帖》
临创相当于一个自我集字的过程,是对临和意临之间的过渡阶段,它对临写者的文化素养也提出的一定的要求。
临创是指在临写的过程中,临写者可以进行一些自我创作,比如作一首诗,简单地写一句话,改变原字帖中文字的顺序,经历过这一个过程,我们才能对文字的向背、结体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
褚遂良《倪宽赞》
意临是临写的高级阶段。要实现意临,需要书写者胸中有字,对字帖的结体,章法和神韵有相当的领悟。意临是一个“取其精华”,内化于心的过程,追求的是原帖的精神、神韵再现,要求书写者在临写的时候加入自己的创造,实现自己的创新。
其次是摹写;摹写大致又可以分为钩摹和搨摹。
赵孟頫小楷《金刚经》
钩摹是指在字帖上覆上薄纸,用细笔先勾勒出文字的外部轮廓,再对中间的部分进行填补,这是一种最笨,最慢但是又最能见出成效的方式,非常适合王羲之的《十七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等等这种原作变化丰富的字帖。
搨摹是指用熟宣蒙在原帖上,用由淡到浓的方式进行摹写,力图复原原作。这种方式和我们幼年时,摹写带有一层薄纸的硬笔书法字帖一样的。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
这种方式注重的是,对文字的使转和运笔方法的理解,把这项基本功练扎实,点画使转才能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赵孟頫的《金刚经》、董其昌的《读书赋》这样的作品就非常适合这样的摹写方式。
这些临摹的方式需要随着我们选择范本、临摹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上的阐述希望能对您的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