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9-05-03 21:56 来源:未知 作者:fab 点击:
次 |
|
王原祁(1642,一作1646—1715),清代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自幼就好舞笔弄墨,一日画了一小幅山水粘于壁,王时敏见了,顾视良久,想不起是自己何时所作。待知乃小孙所为,不禁感叹:“是子业必出我右。”从此手把手地教其诗文书画。因此王原祁在绘画上也强调“仿古”,师北宋“南宗山水”的董源、巨然,而后期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南宗山水”可谓“所学者大痴,所传者大痴也”(“大痴”为元代画家黄公望之号)。在清初画家“四王”中,王原祁年龄最小,但却是对后代绘画影响最大的一个。这一方面是因为其画之出色,另一方面也因王原祁的地位尊贵。他28岁中举,次年登进士,由知县擢给事中,改翰林供奉内廷,可以直入皇帝的南书房,康熙经常与他一起赏画。人称“王司农”。任《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后升户部侍郎,并任《万寿盛典图》总裁。俨然当时画坛的主宰。弟子众多,逐渐形成“娄东画派”,在政治力量的推助下被奉为“正宗”,影响了清代200年的绘画发展。
《松溪山馆图》,纵118.5厘米,横54.4厘米,纸本,墨笔。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图左面的山石内,有极小的字书“臣王原祁恭画”。这是一幅王原祁在京时的“进御”之作。图绘层峦叠嶂,山间有溪流潺潺而下,到山脚汇成小溪,有小桥跨岸。坡岸向外延伸,岸上松荫下有茅屋数间,不知即为“山馆”否?因为山中松林后还有数间楼阁隐现。山间有小路盘桓而上,有小亭供人憩息和赏景,依然是北宋“全景山水”的大格局。图未题名,在流传中或称之《仿王蒙松溪山馆图》,谓为仿王蒙法。依我看,全图山峦错落,构景复杂,碎石堆叠,似是黄公望法;而山石之勾、皴繁密,虽有些王蒙的意识,但密集的“矾头”及短披麻皴,加之墨色偏中,却似是巨然法;只有石廓边密集的浓墨干笔点、擦,苍苍莽莽,倒是王蒙的独家笔墨。“四王”都强调“仿古”,强调通过不断地临摹元画家以掌握笔墨意趣,但是又强调“不求形似”,于是他们的画中即使题上“仿某某”,实在地讲还是不怎么十分相像。
然而这才真的成就了王原祁。虽然他也奉黄公望为宗师,以得“古人脚汗气”为荣,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要仿元笔,须透宋法。宋人之法一分不透,则元笔之趣一分不出。”不再像他祖父王时敏那样“仿某家全是某家,不杂一他笔”,而是他自己主张的“分幅命题,区别宋元之名迹,不过自抒己见也”。可以说,他是董其昌倡导的“南宗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遍临宋、元诸家,融会贯通,在其山水画中透出的是南宗山水画各大名家的精华。这甚至有些出乎王时敏的意外,使其不能不说:“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乎?”
(责任编辑:admi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