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25-03-07 12:36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
|
一、历史脉络:书画风格演变
-
书法五体溯源
-
篆书(商周):线条圆润对称,如青铜器铭文,体现“象形取意”的原始美感。
-
隶书(汉代):横画“蚕头燕尾”,波磔分明,代表碑刻《曹全碑》的秀美与《张迁碑》的朴拙。
-
楷书(唐代):法度森严,颜真卿《多宝塔碑》横细竖粗,柳公权《玄秘塔碑》骨力遒劲,形成“颜筋柳骨”范式。
-
绘画流派分野
-
宋代院体画:工笔细腻,如《清明上河图》以界画技法精准描绘建筑结构。
-
元代文人画:重意境轻形似,倪瓒《六君子图》以简淡笔墨抒写隐逸情怀。
二、核心技法解析
-
书法三要素
-
用笔:中锋行笔体现力度(颜体捺画“一波三折”),侧锋表现飘逸(米芾行书“八面出锋”)。
-
结体:欧阳询《九成宫》内紧外松,赵孟頫楷书平正宽博,形成“欧险赵稳”对比。
-
章法:王羲之《兰亭序》行距疏密有致,错落如“星汉灿烂”。
-
绘画语言解码
-
皴法体系:斧劈皴(马远《踏歌图》山石刚硬)、披麻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山体绵延)塑造质感。
-
设色规律: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矿物颜料饱和度高)、浅绛山水(赭石+花青渲染淡雅)。
三、鉴赏方法论
-
形神兼备原则
-
形准验证:对比八大山人《荷花图》花瓣形态与实物生长规律,发现“似与不似”的写意平衡。
-
气韵感知:观怀素《自叙帖》狂草,从线条速度变化(0.5-2米/秒)体会情感爆发力。
-
工具材料鉴别
-
纸张特性:生宣晕墨适合写意(徐渭泼墨),熟宣抗渗利于工笔(仇英人物画)。
-
墨色层次:古墨碳化后泛紫光(清代松烟墨),现代墨汁紫外反射率差异>30%。
四、实践指南
-
临摹阶梯训练
-
单字精准对照:用九宫格定位《颜勤礼碑》横画倾斜角度(5°-7°)。
-
局部技法突破:专攻《芥子园画谱》树石组合20组,掌握“攒三聚五”点叶法
。
-
创作灵感激发
-
书法:集字创作(从《圣教序》提取单字重组诗文)
。
-
绘画:实地写生转化(将实景简化为“平远、高远、深远”构图)
-
(责任编辑:zgshw)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