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卷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亦称“长卷”或“图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紧连其两边的是“隔水”,后有“拖尾”。“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手卷是书画作品中横幅比较长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两米,长的有10米以上。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展开、边欣赏、边卷合。
手卷主要是供文人雅士私人交谊时于案头展赏之用,往往有“于咫尺之间,展千里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书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所以其面积和价格之比与其他形制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上,不少名画就采用手卷的式样,像唐代韩滉的《五牛图》,五代董源的《萧湘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与其他书画形制相比,书画手卷不像立轴、横披、对联等形制可以装潢、点缀居室,它只适于案头把玩欣赏。正因为如此,很多大藏家对这一形制非常青睐,若遇名家精品往往不惜巨资予以收购,故手卷市场价常比立轴、横披、对联等要高,与册页不相上下。
传统的手卷,往往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视点分布在画面的上下左右,随处皆有,没有一个固定的视点,这就使得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同时,这也增加了创作难度,并使得手卷在拍卖市场上往往是佳绩倍出。从早年的拍卖市场来看,创出千万高价的都是手卷书画,如北京瀚海1995年推出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被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购得;傅抱石的经典之作《丽人行》手卷,在1996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078万元成交,创当时傅氏当年作品最高记录。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书画要拍出千万好价还是廖若晨星。近几年,名家书画手卷在市场上强势依旧,如2001年南京艺兰斋拍卖会上,众多名家作品中,有几件手卷最引人注目。王铎的《书法》手卷(16.5厘米×601厘米)以80万元成交,这一成交价在当时已经很高了。同场拍卖中,林散之的《草书》手卷也以11万元拍出。2003年中贸圣佳推出的宋米芾的《研山铭》手卷,被国内文物机构以2999万元收购。2004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名家手卷更是大受藏家的欢迎,不少名家手卷拍出了相当理想的价位,如明蓝瑛的《仿大痴溪山胜揽图》手卷成交价为627元;清徐扬的《归庄图》手卷成交价495万元;明莫是龙的《湖山佳趣图》手卷成交价为990万元。2005年中贸圣佳拍卖会上南宋马逵的《久安长治图》手卷受到各路买家踊跃竞投,最后被一买家以1100万元收入囊中,该作曾在1997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仅为7万美金,8年间价格翻了近20倍。用样,在海外市场上,名家手卷也很受欢迎,如清代恽南田的《百花图》手卷在2003年佳士得拍卖会上获价196.77万元;2006年丁云鹏的《罗汉》手卷在佳士得获价214.5万港元。鉴于名家书画手卷有着诸多迷人的特点,在市场上更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故名家手卷作品将持续走红、经久不衰。(一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