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谦卑来自谦逊。制壶是门文化课程,更是一门学问,需要终身学习与领悟,所谓壶海无涯,学无止境。紫砂江湖,藏龙卧虎,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许多表面上不露声色的制壶之人,坐在泥凳上的一招一式,有时看似不经意,其实每个招式都有讲究,都是岁月的沉淀。

古人云:"知不知,上。”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才能知难而进,才能充分懂得一些制壶道理。我极力反对技术之上的歪理壶说,壶的艺术是一个人文化思想的载体,技术则是手头功夫,是人都能掌握,只是快慢有别,壶艺才有高低之分。

有人一辈子只为别人做壶,拿不出一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件非常遗憾之事,从技到艺虽一步之遥,然十有八九难以逾越,不要看当下有这么多高工、大师,且获奖无数,有几个人能超越時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与顾景舟呢?活着的时候把名声炒得震天响,把价格抬上天,离开的时候,恐怕要连他的东西一样没有人会挽留,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