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吴冠中 上海 北京 专访 书画 收藏
 
  主页 > 紫砂艺术 >
 

应惠芳老师-泥土中诞生的艺术品,岁月里雕琢的收藏

时间:2025-04-10 10:48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在江苏宜兴黄龙山的深处,沉睡着一类独特的陶土——紫砂泥。这种“五色土”(紫泥、朱泥、绿泥、段泥、黑泥)历经亿万年地质演变,形成了细腻如脂、可塑性极强的天然材质。匠人采掘后,需经选料、风化、陈腐、炼泥等数十道工序,方能唤醒泥土的灵性。

紫砂壶的成型,是人与自然的共舞。匠人以木搭子拍打泥片,用竹刀勾勒轮廓,借转盘之力塑形,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准控制力道与湿度。从明代供春的“树瘿壶”到清代陈鸣远的仿生瓜果,再到当代大师的抽象极简之作,紫砂壶的形态始终在传统与创新间游走,但不变的是对“泥性”的极致尊重——匠人常说:“壶是泥做的魂。”

紫砂壶的价值,在时光中悄然生长。新壶初成,其色质朴内敛;经年使用后,茶汤浸润、手掌摩挲,壶身逐渐泛起温润如玉的“包浆”,纹理愈发深邃,仿佛将光阴的痕迹凝练成器。这种“养壶”过程,被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载体,正如明代周高起所言:“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

收藏家眼中,紫砂壶是“活着的古董”。明代时大彬的菱花壶、清代邵大亨的掇球壶、现代顾景舟的提璧壶,每一把传世名作都承载着时代审美与技术突破。近年拍卖市场上,紫砂壶屡创高价,不仅因其工艺精湛,更因它凝结了茶道哲学、文人题刻、书画篆刻等多元文化基因,成为“可以触摸的文明史”。

紫砂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完美平衡了艺术性与功能性。其双气孔结构赋予它“透气不透水”的物理特性,使茶叶久泡不馊;壶嘴的“三点一线”设计关乎出水流畅,壶把的曲度需契合人体工学。这种“以用载道”的智慧,让紫砂壶超越了普通器物,成为生活美学的象征。

 

从北宋欧阳修笔下“喜共紫瓯吟且酌”的文人雅趣,到今日茶席上的文化符号,紫砂壶始终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物化表达。它诞生于泥土,却在匠人手中获得艺术生命;它本为日用,却在岁月沉淀中成为文化史诗的注脚。每一把紫砂壶,都是自然、技艺与时光共同书写的诗篇,等待懂它的人细细品读。

应惠芳,198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多年来悉心钻研紫砂壶以的造型和设计,对壶艺作品的风格有着不懈的追求和钻研,并将传统的作品特征融入自我创作思路,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师从周尊严大师,所制作品深得周大师制壶真传,同时在吕尧臣大师及徐汉棠大师等诸多名师的指导下,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自己的作品日趋完美,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评并屡次获奖,作品深受广大高端人士的亲睐和收藏。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细细品味并遵循以下使用新壶的关键要义 下一篇:蔡华强老师-以器载道,泥土中的人文温度
   
  特别推荐
蔡华强老师-以器载道,泥土中的人文温度
应惠芳老师-泥土中诞生的艺术品,岁月里雕琢
细细品味并遵循以下使用新壶的关键要义
“养壶”的艺术
初步鉴定明清老壶的方法
紫砂泥来历的传说“五色土”
最受大众欢迎的五种紫砂壶器型
有斑斓图案的紫砂壶就更胜一筹?
紫砂筋纹器在紫砂陶艺领域
养壶“心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本月热点
张桐英:紫砂泥捏出的艺术人生!
如何判断紫砂壶是不是化工泥
唐彬杰紫砂壶作品赏析
紫砂壶的三大基本特征,怎样鉴别
如何让紫砂壶产生包浆
不同的紫砂泥料要泡不同的茶
紫砂壶老玩家教你作为新手如何买
为什么说秋冬是紫砂壶的“高危”
想买壶了,到底买多大容量才合适
紫砂壶不同泥料泡不同的茶,全都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