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灾难的日子,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待哺的婴儿失去了母亲,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
山河呜咽,大地悲泣,尸身满地,遗孤遍野,神州劫难,举世同悲,关注汶川。汶川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地震发生后,杨之光美术中心教师纷纷在第一时间捐款献血,为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爱心,并立刻起草发布杨之光美术中心《告全体师生、家长书》,由杨之光教授带头从上到下发起了直接面对灾区孤儿的“儿童美术作品义卖募捐”赈灾活动,将义卖募捐赈灾的善款全数交付给由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专项管理和运作 “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
此次义卖募捐主要采用学员捐画,家长自愿认捐的方式进行,同时,广泛的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认捐。从5月17日开始,在每一个教学点的每一个课室,张贴《告全体师生、家长书》,并发放通知,对此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挑选每位学院的习作张贴于课室展出,5月23日,义卖活动正式开始。
义卖募捐目标初定为十万元,活动一经推出,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截至目前为止,义卖已筹得近8万元,将于近期把第一笔捐款全数转入“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专用帐户。
义捐VS情感教育
爱心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培养良好道德情感的乳汁。“国难当头,人人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爱。这次的活动是在义捐,同时也是一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课。
认捐VS认可
采取学生捐画,家长认购,是对小朋友作品的认可,让小朋友真正体验到是自己在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每一幅被认捐的作品和作者都贴上爱心卡,本身又是对小朋友爱心的认可,让事件本身得到升华,具有双重意义。
爱心捐款VS环保购物
六月一日,全国将正式执行禁塑令,杨之光美术中心出资近万元,特制设计与印制“救助汶川孤儿”环保购物袋发放给所有认捐者,这些精美的购物袋因此也具有纪念与实用的双重价值。
收据VS全数捐献
杨之光美术中心给每位认捐者开具正式收据,此次义卖所得款项与收据一起全数交付给“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
金钱有价VS爱心无价
此次义卖作品100元起价,上不封顶,每一分钱都同样值得尊重,每一颗爱心都闪烁着同样的人性光辉和彰显着同样爱的力量。所有被认捐作品的作者或认捐者的名单都一一登在杨之光美术中心网站的新闻首页上。
守望相助VS爱心传递
此次义卖募捐只是杨之光美术中心关注灾区、关注地震遗孤的开始,以后仍将长期的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帮助在此次地震中受灾的孤儿。活动刚刚开始,爱心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