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左起):葛秀支、王端廷、贾方舟、罗敏、陈曦、陶咏白、闫平、徐虹、金锡顺、杨卫
2016年3月8日下午4点半,由著名策展人批评家杨卫策划的“对景成三人----女性艺术研究展”在北京马奈草地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分别是闫平、罗敏、陈曦,展览将持续至3月20日。当天下午2点半举办了相关研讨会,杨卫、陶咏白、贾方舟、徐虹、王端廷等批评家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杨卫:女性艺术的丰富性更能够折射出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
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关于女性艺术的专题展也越来越多。这表明当代艺术已植根于问题意识中,创作也好,展览也罢,文化针对性都越来越强了。但是,由于许多群展规模太大,以集体方式掩盖了个体的呈现,而有的个展,又太强调个人叙事与个案研究,使得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缺乏应有的对话与比较。所以,往往让观众忽略了女性艺术的内在层次。事实上,女性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艺术风格,因人的性格、趣味、学识和眼界等因素不同,而大相径庭,甚至艺术追求,也因不同的身处环境与身份意识,而天差地别。故此,对女性艺术家的比较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这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女性艺术的丰富性,更能够以此折射出当代艺术的多元景观。
参展艺术家(左起):罗敏、闫平、陈曦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杨卫在策划这个由马奈草地美术馆举办的女性艺术展中,只邀请了闫平、罗敏和陈曦三位艺术家参展,并以“对景成三人”来命名这个展览。之所以选择她们三位,杨卫表示,当然首先还是因为她们的艺术成就,不仅都是女性艺术的代表人物,也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各领风骚;其次是三位艺术家组合,可以多出一个维度,形成对话的张力。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三个人互动,能够踫撞出更多的火花。事实上,罗敏也好,陈曦也罢,抑或是闫平,虽然都是女性艺术的佼佼者,但无论是性格还是画风,却都各有不同。比如闫平就比较率性,这使她作画时更偏重感觉,往往是有个基本构思之后,便随心而走。所以,闫平的作品与她的心绪密切相关,无不渗透着饱满的热情与灵性的活力。而陈曦的性格,似乎也有点接近闫平,属于直爽型,对问题喜欢单刀直入。所以,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也能够敏感到时代的变化,作品既关联着时代精神,同时又关涉到个人命运,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相比而言,有过军人背景的罗敏,反倒要略显文静一些。这种较为含蓄的性格,使罗敏的作品,虽然大都充满了表现的意味,甚至许多是以军人为题材,但总给人一种疏离感,往往通过象征性的塑造将我们引向画外,带给我们一些形而上的联想……
闫平《都在云上》 180x200cm 2015年
陶咏白:独创、个人的充分发挥才有艺术价值
陶咏白认为,“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戏唱得特别漂亮。在一台戏里面,以美学的品味或者美学的标准是很出色的、高标准的。闫平的作品,单纯当中的一种丰厚,所以她的画在艺术领域上,尤其是她给了我们一种色彩的广度,什么叫油画?油画就是闫平的色彩的感染力。
陈曦是非常重视社会艺术的画家,她的画特别大气、特别宏观,她的语言很特别,完全是一种很观念的、有厚度、有深刻思想的东西在里面,她的艺术语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罗敏是军旅画家出身,可是她的画跟所有军旅画家的画都不一样。军旅画家始终保持一种很个性的、单纯的艺术,是不容易的,她要为政治服务。罗敏的画很质朴,是她心理的一种说法,但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画得有生命、有意思,画得灵巧。
所以这三个画家各有各的特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就是有价值的。艺术的价值在于独创,一看就是闫平,一看就是罗敏,一看就是陈曦,这就是她的成功,这就是我们艺术所追求的。
心理不能决定艺术的价值,独创、个人的充分发挥才有艺术价值,这三个女画家,她们都走出了心理的“误区”。但是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陈曦《飞行》230x145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徐虹:她们在深入文化的各个角度里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徐虹从艺术史的角度对三位女艺术家做了评论。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还是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里面生成的,所以她们必然带着中国的社会以及当今的文化,必然会提出问题,她们把这个问题怎么通过她们的艺术去体现和解决,这就是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的身份,带着她们的经验和对美术史、对文化、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解来解答这个问题的。
从艺术的技术和手段上来说,这三位艺术家都属于是已经经过了沉淀,被美术界的绝大部分的人士所认同,而且在展览和谱录上都有她们的名字,而且要谈到中国现当代艺术,都应该记住她们,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
总体来说,这三位艺术家最大的优点,除了技术上没有多少问题,而她们在文化上、在表现上以及她们在深入文化的各个角度里面,起到了先锋的作用。这种先锋和人的精神有关,和心灵有关,也和我们人类寻找最细腻的、最敏感的、还没有被发现的、隐藏的、在最不被人所重视的这些理解角落里,表现出来给我们大家看。
罗敏《盆景系列No.5》布面油画 40x30cm 2014年
贾方舟:三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差异很大
贾方舟认为三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差异非常之大,拿最资深的闫平来说,她和陈曦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闫平是坚守在她所处理的题材范围内,一直在不断地做。色彩的力度、色彩的漂亮,在中国油画里面是非常优秀的。
陈曦正好相反,陈曦在不断变化自己、超越自己,站在陈曦的画前很难确认,因为她的变化太大了,她这个人是“最不安分守己”的画家。我觉得她每一步迈得都非常大,她不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而是不断地让自己做得更深入,她是在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新的东西。
罗敏对生命感的体验特别女性化,特别细,特别让你觉得那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她的笔下完成得那么生动、那么感人。她作为军旅画家做了很多部队题材,这些部队题材画得也非常到位,她也是生活画家,而不是画雄纠纠气昂昂的画,像画中的女孩去洗漱、拿着脸盆,非常生活化的东西,把部队生活、把部队元素的军旅生活生活化。
陈曦《梦见》150x195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王端廷:当代女性艺术呈现出一种“去性别化”的特征
王端廷认为在前一次女性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现代主义之前的无性别、无身份,到后现代主义的唯性别,再到当代女性艺术呈现出一种“去性别化”的特征。在王端廷看来,这三位艺术家好像是三个“镜片”,她们被搁在一起成为万花筒,从这三个艺术家可以看到当代女性的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面貌。当代女性艺术或者说当代艺术呈现出了许多共有的一些特性,比如说现代主义之前,我们认为“画什么”很重要,现代主义时期“怎么画”很重要,其实到了当代艺术阶段,“画什么”和“怎么画”都不重要了,自由最重要。
所以从三个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很多界限和标准被打破了。比如说题材,现在很少有艺术家画单一的题材,而且很难把一个艺术家归类一种什么人物画家、风景画家,对很多画家来讲,这种题材是没有界限的,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还有一点,怎样画也不重要,现在是去风格化的时期。原来的那种风格,比如说写实的、表现的、超现实的划分,现在已经不再有效了,艺术家已经走到了完全自由的、随性的、随心所欲的境界。
三个画家有一个总的特征,当代绘画强调一种微观叙事、个体叙事这样一种共性。所以来讲,她不太爱关注社会的、宏观的、英雄的这样层面的表达,所以说她们都是个人的、日常的、微观的描绘,这是她们的共同特征。
罗敏《版纳女兵》 220x2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闫平《孤独如昔》 180x200cm 2012
罗敏《心经No.3》
陈曦《游戏——黑兔与白熊》120x90cmx4 布面油画 2015年
闫平《蓝桌子黄柠檬》 140x160cm 2012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