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一出生在牟平区王格庄镇张家河村,他的父亲当年参军复员后回到家乡做了瓦工。受父亲的影响,1980年,张诚一也参军入伍,当过三年兵。
他在参军期间有了一个与战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在繁忙的军事训练之余舞文弄字,练毛笔字、刻篆字印章、写新闻稿,还学习照相、武术等。当年,部队拉练训练他总是带着书具,走到哪里学到哪里。
1981年春节期间,张诚一参加了当时部队官兵的书画篆刻比赛,经省书画专家层层筛选,他荣获了篆刻三等奖。
1983年1月,张诚一退伍后回到了家乡牟平。他花钱买了照相用的设备,想以给人照相为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民们思想守旧,家里的自留地还没有靠种植果树发家致富,大多数人家里仍然很贫穷,没有几个人舍得花钱照相。张诚一成天四处奔波流泪流汗,收入依然很低,但他还是坚持了三年。
到了1985年,家乡的农民在自留地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收入提高,张诚一兴奋之余灵感来袭,刻下了《烟台人民在前进》发表在《烟台日报》上。之后,他又接连在《烟台日报》《烟台广播电视报》《烟台科技信息报》上发表了许多篆刻作品。在汪汝峰等师友的帮助、鼓励下,张诚一从1993年开始在胶东大地游走,走上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以艺养艺”之路,他还自费到洛阳、菏泽、淄博、潍坊等地考察学习,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创作班。
1995年,他搬到莱山区林家疃开始了文化创业之路,2013年又开始与女儿开办艺术培训班。为普及艺术教育、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他们父女二人共同创办了莱山区诚一美术工作室和莱山区俊翔书画创作工作室,内设国学教育与少儿书画作文培训班。
张诚一说,他们的培训班至今培养书画人才千余人,孩子们即使毕业后见了他还亲切地叫他张爷爷,当地人提到他的名字都很敬佩。
“即使在办班教学时我也没有中断自己的创作。从1990年至今,我刻的建筑标识牌达万块以上,在两块三米高的巨石上刻的《弟子规》千余字尤其被人称道。”张诚一说道。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