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继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后,移师江苏省美术馆巡展。展览开幕式由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主持。
此次研究展,集中呈现了南通籍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群体面貌,以及他们在艺术探索上的多维化、美术门类的全面性,体现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持续发力与观念维度。本次展览共遴选出65幅位南通籍艺术家共123件作品参展。
展览以三个版块展开,其中《千面沧海》—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文献研究,梳理了南通美术现象的地域生态特征和文化价值。《艺脉寻踪》—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江海艺脉研究,探究江海艺脉的根基和发展脉络。《丹青代有》— 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传承研究,追溯了南通美术现象的传承与创新。三个版块集中展示了南通籍艺术家在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领域呈现出的突破与创新、守正与实验的多维艺术观。此次研究展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现象,研究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及其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览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尚辉指出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所建立的新的人文关系的一种审美形态建构,这种现代性形态既是引进西方美术、靠文化外力促发中国传统美术变革的结果,也是这种外来美术被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重新选择并进行改造与化合的必然。因而,20世纪中国美术的这种现代性演进便必然会与某些地缘文化发生紧密的关系,以至形成现代性转型的某些独特的地缘文化现象。
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已经引起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得到邵大箴、薛永年等美术史学界权威专家的肯定,这一现象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为中国近现代画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地域文化艺术现象的亮点。在江海地域文化的背景之下,南通艺术家大多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在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同时能够兼容并蓄,敢于变革创新,创立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在近现代书画艺术、公共美术、美术教育等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和影响。“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一命题逐渐成为美术界的共识,并最终被确认为一种意义深远的地域文化现象。
本次在江苏美术馆的展览,从北京移师南京,回到全国艺术重镇江苏,将汇集中国美术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评论家、及相关学术机构的众多专家深度解读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这一富有学术价值的地域文化现象并就南通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与传承模式等内容展开研讨,以期不断提高南通美术创作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并引领其生产出更多富有文化特色和时代风格的精品力作。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