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春天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举办的第八届书法展特邀作品中,也许是人们想更多了解陕西之故,以张保庆为代表的几位党政领导同志的书法作品更引起了全国书法同道的关注。
张保庆,出生于汉中盆地腹地——人杰地灵的城固县。汉代出使西域、传播东方文明于欧亚的张骞,造纸圣手蔡伦等都是从这里走出的历史英杰。在这块汉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土地上,张保庆同志度过了他生活中学习、积累、成长的青少年时代,而他走过的每一步几乎都有对艺术的喜爱与追求相伴。
少年张保庆,曾因对美术的执迷而博得老师的青睐,尔后,他倾心于水彩、水粉、油画,兼习国画,对山水、人物下功夫尤多。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青年时期的他也没有放下画笔,他每天坚持画素描,画模特,甚至一夜能画三张头像。直到现在他还抽暇画点速写,其造型准确、技艺娴熟仍令人赞叹。那时,他坚毅的身影曾走过部队农场、军营、延安等地,他画领袖像,画宣传画,在有限的题材中施展着他非凡的绘画才能。他要圆一个艺术的梦。
1973年,他初涉政坛。那之后的他先后担任过县、地(市)、省各级领导。画画的时间少了,他为了调节思维,调剂生活,又捡起了早有基础的爱好——书法。他每早6时就起床,用清水在青石板上写字,他管这叫“课间操”。“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他也像古代先贤一样自得其乐。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这是政余心身的松弛,也是一种精神的消享。这一练又是10年。他入手就临欧阳询、柳公权,继而写“二王”,写《石门》,写《曹全碑》,写《张猛龙碑》,写米芾、王铎、赵孟兆页、文征明、唐寅等,博积约取,自然融汇,力求最终写出一个自己来。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从政之余》一文谈了自己对政务与艺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党政干部多一份文化艺术素养,对形成科学的思维、提升境界、锤炼品格、增强人格力量、与人交流都大有益处。对艺术魅力的追求正是对人格魅力的升华。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支配下,保庆同志年复一年,不计寒暑地、毫无功利目的、自自然然地写着、写着,逐步由有法到无法,寻找到了自我,又不断突破自我,逐渐形成了儒雅正大的书法面目。“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他从山清水秀的汉中走来,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带给他的不仅有汉江的清新秀丽,也有秦岭、巴山的雄奇壮伟,还有黄土高原的豪迈质朴。而这一切正在他的点线之间自然而然地映照着、显现着,如出水芙蓉,不假雕饰。
张保庆同志从政30余载,而他的书作却处处流露着闲适恬淡的文人气质。这一份难得的书卷韵味、儒雅情怀是与他的个人气质、艺术主张分不开的。他认为书法是心灵的轨迹和性情的流露。“笔随意生,书为激情所驱使,书法自然收放自得,跌宕顿挫,韵律天成。”对于书画艺术,他特别强调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一方面,他继承传统,厚积薄发,兼古人众家之长;另一方面,他绝非泥古,更不僵化。而能于不经意间表现个性、表达感情,没有刻意追求,也没有牵强附会。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能做到“任情恣性”,大道自然,因而才能达到“无意求佳而自佳”的境界。他的书作,其秀在骨,其润在形,其华在神,其贯在气,每一道线条都是心灵的宣泄,温文尔雅,光明磊落,于心线独有所钟,蕴涵养之于书作,不愠不火,落落大方。
纵观他的书作,或者有明显的节奏感、韵律感,如其行草中堂《虞世南诗》;或者静气十足,文雅至极,如其行书对联《为张良庙撰联》;行草六屏李白诗《蜀道难》一气呵成,狂而不躁,神韵不凡,有大家风范;行楷斗方“艺林妙品诗书画,黄山奇观松石云”意境闲适高远,稳重儒雅,静而不板,得书卷意趣。其他作品也都各具魅力,耐人玩味。其用笔娴熟,起承转折,心手合一;结体属传统一脉,却能合理变形夸张;布白自然,活灵活现;墨色变化也独具匠心,时而浓墨重彩,时而焦涩飞白。欣赏他的作品,一会儿让人激动不已,爱不释手;一会儿又令人平心静气,如沐春风。但不管如何变化,我们总能感受到那份徜徉于有意与无意之间的无穷趣味,总能体会到它真实自然、真情实感的宣泄。
除了深厚的传统书画艺术功底和自然真挚的心态之外,他还得益于自身全面素养的有意提升。正如许多人所说的“字外求字”一样,他认为“艺术家都应重视知识的拓展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热爱生活,注重实践,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提炼智慧。”他也在不断地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他的文学修养和对于实践的感悟,更是不可缺少的文化滋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了这份儒雅宽广的胸怀,有了对书法艺术的执著和喜爱,有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与付出,才能在博积约取中游弋,才能在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创作出充满真情、更加优秀的作品。学海无涯,书艺无涯,我们期待着保庆同志的书艺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