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有人问你带钱包了吗?许多人可能会说,数字时代谁还带钱包啊!可是,在古代要出门买点贵重东西,弄不好就要车推肩扛地带钱了。老祖宗的钱是啥样的?最古老的铸币厂“年龄”有多大了?谜底已经揭开,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荥阳官庄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铸币作坊,经碳14测年确认,距今已经2600多年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向阳
钱不稀罕
铸币厂才少见
网友纷纷开玩笑说,河南不愧是文物大省,这次竟然挖到了“钱窝子”……
据悉,官庄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高村乡,此前已发现了一座完整的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城市遗址。考古人员在靠近内城南门外发现大面积的铸铜、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尤以铸铜作坊区面积最大,其中就有这处铸币作坊。
2017—2018年,郑州大学考古队在该作坊田野发掘过程中,辨识出四类与布币铸造相关的遗存,包括空首布成品、尚未使用的芯范、已使用的芯范及外范。其中最能直接表明官庄铸铜作坊生产制式化金属货币的遗存是空首布的芯范,考古人员在那里发现了四枚青铜布币,在九个堆积单位中发现54枚芯范。
考古人员根据对空首布成品的CT影像观察,这些芯范与遗址中所出土的空首布成品中有两枚銎内所嵌留的芯范完全一致,横截面也呈六边形,由此确定这些成品布币就是在官庄遗址生产的。
对考古人员而言,发现了钱币并不令人特别惊喜,而铸币陶范的发现才是真正令人兴奋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副教授赵昊打了个比喻,“这就好比,发现一张人民币并不稀罕,而发现一家铸币厂才比较少见,因为这意味着一个非常古老的铸币作坊的存在。”的确,钱币就是用来流通的,可以在很多地方出现,但是在金属货币刚开始流行的春秋时期,铸币的作坊显然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它的发现非同寻常。
工匠们吃的小米
测出遗址年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布币铸行的年代,一般都认为起始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布币在春秋战国时流通3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废掉了原先的货币,统一铸秦半两钱。但何时开始铸造制式化金属货币,一直未有确切的说法。
除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当时的印度河流域和土耳其的吕底亚王国,都有了早期的金属铸币。目前被认为出土了世界上最古老钱币的遗址所在地,是吕底亚王国的以弗所古城。吕底亚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部,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吕底亚开始铸造一种金银合金币(成分为3金1银),俗称“琥珀金”。不过以弗所城并未发现铸币场所。
这些金币自从20世纪初被英国考古学者发现以来,国际考古学界对其年代一直存在争议。
赵昊曾经去过以弗所的考古现场:“这些金币当初是在以弗所城的一座神庙下面的罐子里发现的,是一个窖藏。考古学者们主要是从古建筑的石材等方面入手去推断年限,因为碳14测的主要是有机物,不适用于金属和石头,所以可靠度受到争议也可以理解。” 上世纪90年代,由德国和奥地利组成的考古专家继续探究这批琥珀金币的来源,并确认以弗所琥珀金币窖藏的年代应当在公元前610年左右。
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官庄遗址的铸币作坊准确的测年呢?在考古人员看来,最适合碳14测年法的就是植物种子,而且最好是一年生的植物种子。“因为碳14测年表明的是有机物死亡的时间,而树木往往可以生长几十年甚至数百年。”赵昊说。
在官庄的铸币作坊遗址灰坑里,赵昊和他的团队发现了碳化的小米和小麦,应该是来自当时铸币工匠们吃的粮食。该作坊所属的年代,便是通过对碳化小米的分析得出的。“因为小麦数量较少,并且还有可能是通过贸易得到的外来作物,而小米则是中原本土作物,测小米会更准确更放心。”
经由美国贝塔年代学实验室测定,确认官庄的铸铜生产活动大致开始于公元前814年至公元前750年,其铸币生产活动发生在公元前640年至公元前550年。这一数据首次提供有关中国早期铸币遗址的绝对年代信息,也使官庄遗址成为经碳14检测确认的世界最古老的铸币作坊遗址。这也再次说明了中国在世界早期货币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
多地铸币“钱景广阔”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西周末始铸,春秋晚期以后盛行。
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最早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即模仿古代农具铲而来的,因为“镈”与“布”声母相同,音韵相转,于是“镈”就转韵成为“布”了。布币按照形状,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先出现的是空首布,布上端有把手,把手上有孔,可以插木柄,将安装木柄的地方设计成空心的方锥,钱币学上称为“銎”,所以称之为空首布;到了第二个阶段,布首变得比较平实,也没有洞了,所以又叫平首布。
迄今为止,中国在多个地方发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铸币作坊遗址,铸造空首布的分别位于山西的侯马、河南的新郑与荥阳,铸造钱币的年代相差不多。虽然侯马和新郑的遗址发现时间较早(分别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90年代),但并没有做精确的碳14测年。
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多次出土尖肩尖足空首布,还发现了铸造此种空首布的作坊遗址,出土了一批尖足空首布陶范,有的陶范中还有空首布钱。其中,54号遗址出土10万件以上的空首布芯。牛村古城所出空首布中,有两枚面文各有5个字,后3字为“共黄釿”,前2字模糊不清,有学者认为是“辛晋”二字,即“新晋”,也即“新田”,是晋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85年)迁的新都,又谓之“降”或“新降”。而出土这枚货币的牛村古城正是晋国的新都“新田”。
新郑的郑韩故城发现两处春秋时期的铸币作坊,一处在郑韩故城西南城墙外,发现大量空首布范、芯,及有关的冶炼遗迹,应是春秋时期郑国官营的一处专门铸造空首布的作坊遗址;第二处在新郑的小高庄铸铜遗址,发现了大量钱范。空首布范及同出的青铜礼乐器范均为春秋中期。
众多考古遗址的发现表明,中国是世界上金属货币这一革命性金融工具的发源地之一。
铜贝或是
最早的金属货币
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是钱币的始祖。贝币的使用至少从夏代就开始了,在历史上就有“夏,货以玄贝,秦,废贝行钱”的记载,河南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贝币,见证了中国出现最早的原始实物货贝。
商周时期贝币的种类有海贝、石贝、骨贝、铜贝和包金铜贝。安阳殷墟出土贝壳数以万计,其中,妇好墓一次就出土了近7000枚天然海贝。由于贝壳产在海滨,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因不易获得南方海贝,所以出现了真贝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就以其他材料仿制贝形货币来替代,如石贝、骨贝、蚌贝、铜贝等。
铜贝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铜贝按照币面上有无文字分为无文铜贝和有文铜贝。最早的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1953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大司空村商晚期墓葬中,曾出土过3枚小孔式小型无文铜贝;1971年山西保德县城西南黄河岸边的林遮峪村商墓中一次出土了109枚磨背式大型无文铜贝,与此同坑所出的还有113枚海贝和车马器等物。保德铜贝的出现,是迄今国内所发现最早的铜铸币,堪称金属货币之鼻祖。
铜仿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仿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1997年,在曲阜鲁故城内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墓葬,从中清理出包金铜贝300余枚,另有碎片200余枚。
根据年代看,说明至少三千年以前,华夏大地上就有了金属货币的存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可能也是世界上出现较早的金属货币。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