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创作的国画《八女投江》。
本报记者 李俐
1938年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日寇围困于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边。她们宁死不屈,英勇战斗,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毁掉枪支,相互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时光荏苒,“八女投江”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广为传颂,其中包括一幅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这就是已故现实主义中国画大师王盛烈创作的《八女投江》。这幅画不仅将八位女英雄的形象铭刻史册,也实现了以水墨绘画语言描绘革命战争题材的历史性突破。
现在,这幅《八女投江》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借此机会,记者采访到了王盛烈之子、清华美院教授王铁牛,听他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追忆父亲的艺术人生。
王盛烈。
时代寄语
王盛烈先生的艺术是撑起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脊梁的艺术。老一代艺术家那种家国情怀,为人生而艺术的信念,谦虚、朴素、勤勉、真诚、无私奉献的修养品质和作风,值得我们晚辈认真学习。父亲生前经常教育我,人品和画品要统一,画如其人。艺术家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更应该有好的人品、好的情操,这样才能够创作好的精神产品,才能对社会健康的文化发展发挥作用。——王盛烈之子 王铁牛
这幅画酝酿了不止八年
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邀请王盛烈创作一幅军事题材的作品,这让他立刻想到了自己酝酿已久的题材“八女投江”。
时光拨回到1949年初,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之一的冯仲云到鲁迅艺术学院作报告,26岁的王盛烈正是台下的听众之一。在报告中,冯仲云谈到了抗联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就有“八女投江”这个悲壮的故事。
当时,王盛烈就被深深震撼了。他曾在文章中回忆:“我生长在东北,‘九一八’事变时还不过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随着年岁的增长,特别是当我成长为一个知识青年的时候,自然会切身感受到‘沦陷微民’的可悲处境。解放后,听到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时,不能不涌现出一种复杂的感情,从而激发起用画笔歌颂的热情来。”
王盛烈出生在旧社会,持续14年之久的沦亡之痛,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爱国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王盛烈兴奋地拿起画笔,熬了一个通宵,画了很多庆祝抗战胜利的宣传画,并亲自把这些画张贴在长春街头。同年9月,他又创作了木版宣传画《愤怒的火焰》及其他以欢庆胜利为内容的巨幅宣传画二十余幅,悬挂在街头展览。
正是这股强烈的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意识,让他对“八女投江”的故事始终念念不忘。“他画《八女投江》投入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王铁牛透露,“有人说这幅作品父亲酝酿了八年,但是他自己说,从1931年东北沦陷那一天开始,这件作品就有了它的生活基础和情感基础,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成为中国画变革中的代表作
当王盛烈把构思初稿寄给总政后,很快得到了确认。于是,他开始广泛搜集“八女投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对史料认真研究。
然而,王盛烈画了很多草图,都觉得人物过于平淡了。于是他采访了不少有过抗战经历的人,根据得到的素材和信息,画了大量人物素描。“冷云的人物形象就是以父亲的一名学生为模特的。他也在一次次写生中,在人物的形象、衣着、关系上进行深化,这些成为后来创作《八女投江》的基础。”王铁牛介绍。
经过反复推敲,《八女投江》将画面定格在八位女战士相互搀扶走向大浪滔滔的江水之中这一瞬间。前面的三名女战士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入刺骨的江水中,后面的四名女战士一面苦战一面前行,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充分体现了她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此外,王盛烈还巧妙地运用八位女战士被风吹乱的头发、疾风中的劲草以及河中的汹涌波涛等,烘托出她们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八女投江本身固然是一个悲剧,但我们不仅要揭发敌人的残酷、哀悼战士的英勇牺牲,以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敌忾心理,更应透过悲剧塑造出永生不朽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来。”正是基于画家这样的理解,观众在《八女投江》中能鲜明地感受到女战士们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对未来的信心。
上世纪50年代,传统中国画在表现现实主义题材方面还比较薄弱。早年曾学习过油画的王盛烈试着在《八女投江》的创作中借鉴西洋绘画的方法,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和西画的素描结构巧妙结合起来,使这幅画在选材、技法上都具有了一定的里程碑意义,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变革中的代表作。“父亲的这件作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还曾收录在小学课本里,印在了一代人的回忆中。”王铁牛说。
提醒人们永远铭记历史
1991年,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王盛烈又和学生刘建华一起画了一幅抗日题材的国画《秋雨》,其创作背景就源于他的亲身经历:“1945年‘八一五’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我在从沈阳返回家乡的路上,看到一列日军小分队,在秋风秋雨中,从抚顺向沈阳集中,哩哩啦啦,垂头丧气,往日的嚣张净光。这幅画就是根据这个记忆画的。”
画面中,王盛烈没有着眼于在外形上如何“夸张”侵略者的本性,而是通过通常的日本人面孔特征来揭示沦为战败者的若干心态。有的人由于受军国主义思想的驱使,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有一种懊悔或是羞愧感;有的人物,看出来不服气的样子,昔日的威风固已不在,但凶残之气流于眉间。
王盛烈认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灾难,是对人类灵魂的扭曲。“我是想告诉人们:正义终究要战胜邪恶,侵略者的下场不会美妙,罪有应得。正直的人们通过战争的结局认识到不能再发生这类事情了,居心叵测的人依然想看历史重演。善良的人们,事情远未结束,忘却是很危险的。”1999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落成,王盛烈为新馆重新创作了一件丈六巨幅《八女投江》,提醒人们永远铭记历史。
除了《八女投江》,王盛烈还先后创作了《海风》《耕者》《不爱红装爱武装》等众多现实主义作品,他的画笔总是和时代脉搏紧紧相连。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从英雄的颂歌到平凡的世界,再到个人内在精神的表达,王盛烈的艺术随历史演进发生着阶段性的转折,唯一不变的是其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诚,这是社会变迁留在艺术家心底的精神印记。”
作为“关东画派”的创建者和奠基人,王盛烈在鲁迅美术学院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培养出众多优秀学生,他的创作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对于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关系,他曾有过一段坦诚而精准的表述:“相当时期以来,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很少看到使用思想性这个用词了,似乎涉及到‘思想性’就有其政治用语味道似的,我看这个词还是很有概括力的,如果艺术远离了思想,将是难以想象的。”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