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北京 吴冠中 上海 专访 黄金时代 书画
 
  主页 > 资讯中心 >
 

徐悲鸿大展首次亮相广东美术馆新馆

时间:2025-03-13 11:17 来源:新快报新闻 作者:消息 点击:

作品始终贯穿着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

日前,“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展出。展览以徐悲鸿的艺术人生为轴,通过73件代表作品与大量文献,分为“江南徐生:启蒙、求学与艺术蜕变(1895-1925)”“生于忧患:艺术教育与家国情怀(1926-1936)”和“自强不息:民族责任与美育思想(1937-1953)”三个主题板块,深度解码徐悲鸿的艺术和人生。


 

■皋 中国画1931年

深入探讨其作品蕴含的

“民族精神”及其与时代变革的共鸣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徐悲鸿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艺术理念、教育贡献,以及对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都对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悲鸿不仅为中国画的改良,中国现代艺术的民族性与本土化,提供了一种基础坚实的风格样式,更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广东美术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学术视角,策划了此次徐悲鸿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展览对徐悲鸿的艺术语言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探讨了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及其与时代变革的共鸣。

■自画像 油画1924年

既是对徐悲鸿艺术的深入研究

亦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战略的学术呼应

作为徐悲鸿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描不仅是他探索造型和构图的手段,还为后来的油画和国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油画融合了西方写实主义扎实的造型与古典主义的趣味,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东方审美,以精湛的写实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在中国画上,徐悲鸿尝试将西方的写实技巧融入国画,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笔墨的掌握和对现代审美的融合。徐悲鸿在法国的学习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回国后,他积极参与中国美术教育工作,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立美术学院(现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任教,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他提倡“写实主义”教学,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对中国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月夜 油画1931年

在当下“重访”徐悲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徐悲鸿传达出的艺术情怀是对传统与创新的深刻尊重与融合,他倡导“艺术为人民服务”,强调艺术应反映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本次展览是首次在我国南方地区系统展出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成果,这既是对徐悲鸿艺术的深入研究,亦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战略的学术呼应。”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从对传统笔墨的现代转化到西方写实技法,徐悲鸿的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这种开放而自信的探索路径,回应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诉求,也为当代人研究中国近现代美术提供更为开放的国际视野。

■侧目 中国画1939年

96岁雕塑家潘绍棠回忆:

徐悲鸿聘请老师不看学历只看水平

1947年,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徐悲鸿的画册,从此,我就知道了中国有一位大画家叫徐悲鸿,里面有一幅作品是他画的马,所以,我还专门临摹过,并参加了中学举办的学生展览。

有一天,报纸刊登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下称“国立艺专”)的招生广告,我决定去报名考试,那是1947年的暑假。还记得考试的情形,时任国立艺专校长徐悲鸿安排我们考生画一幅石膏像,但在此前我并没有画过石膏像,素描考完以后,就考口试科目,徐悲鸿监考,我说想学油画。徐悲鸿说我的素描分不够,建议我学工艺美术,但我不愿意,他又建议我可以学国画,我也不愿意。我选择了再读一年高中,在这期间,我买了一个石膏像放在宿舍,自己练习素描。

第二年,油画专业竞争依然激烈,朋友建议先考陶瓷系,考上以后再考虑转系,记得当时监考的是吴作人,我那次成绩很高,还获得了奖学金,就这样,我在1948年考上了国立艺专(1950年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

入学之后,我曾作为大学生去拜访过徐悲鸿校长,到他家里,他非常热情,他把自己曾经留学带回来的素描,还有他老师的素描都给我看。徐悲鸿对学生非常关心。

■泰戈尔像 中国画1940年

后来解放以后填写干部登记表,里面有特长一栏,徐悲鸿没有写自己是画家,也没有写自己是教育家,他写的是“能识别美术作品之优劣”。所以,他不管是看老师,还是学生,主要是看他们的作品。有些学生入学的作品非常好,他就在画面上写几个字“此乃杰作也”。

另外,我们上课的时候,他到教室去看我们画素描,非常关心学生,有时候也和我们一起画,徐悲鸿画人物头像的方法,对我们的帮助就非常大。

1952年,我毕业留校,在雕塑系任秘书,会常常参加校务会议,徐悲鸿在会上多次提到,开办美院,重要的一个做法就是一定要聘请好老师,例如齐白石、吴作人、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都是全国各地的名家代表,他对老师的要求不讲究学历,只要水平够,他就请来做教授。黄永玉也是他请来的,这些老师对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影响都比较大。

徐悲鸿有几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他主张学美术不能年龄太大,所以,他把国立艺专改为初中毕业即可报考,我就是用初中毕业的文凭去报考的;第二,1953年,他首先提出办美院附中,因此,中央美院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正规的中等美术专业学校;第三,任课老师要优秀。再一个,他不安排考色彩,他认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就是素描,所以,我两次考试都是考素描不考色彩,哪怕学油画也不考色彩,他认为素描就是工科的数学。他认为传统中国画都是照着临摹,缺少造型基础,因而,他主张多写生。他说中国传统的马都是站着的,而他画的马则是运动的。

可以说,徐悲鸿对学生是很呵护,很关心,也很重视教育的细节。(潘绍棠口述,梁志钦整理)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水彩与油画的盛宴,“心迹——叶献民绘画作品展”开幕 下一篇:穿越半个世纪探寻生命画韵,何水法作品将在苏博开展
   
  特别推荐
穿越半个世纪探寻生命画韵,何水法作品将在苏
徐悲鸿大展首次亮相广东美术馆新馆
水彩与油画的盛宴,“心迹——叶献民绘画作品
“大象有声——詹保国抽象艺术作品展”本周六
720余件(套)精品亮相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
“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
“百年丹青——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作品展”在广
“千年遗韵——龟兹石窟壁画艺术展”在浙江宁
心灡墨韵染韶华——庆“三八”女子花鸟画习作
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旧居捐赠仪式在广州举行
 
  本月热点
书画巡展通知
巨野书画亮相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
“暖冬送福 文化筑梦”活动——
徐州市金融书协“迎春送福惠万家
全国百名书画名家邀请展
《奉天匠人》——《书法 鉴赏皆
别老说书画贵,书画家的艰辛你懂
千篇一律的所谓书画作品该“开刀
南大校园的保洁阿姨,黑板报自作
江苏丰县:名家书画作品公益义卖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