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德一朝在明代历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正德也是明代从盛转衰的起点。关于正德皇帝的民间传说非常多,其荒诞不经,离经背道的行为比比皆是,最出名的就香港人拍的片子《游龙戏凤》中正德皇帝和李凤姐的故事了。

正德瓷器,研究者不多。在明代,论青花瓷器有宣德,论五彩有成化。其后永乐,嘉靖各负盛名,都有特色。说起正德瓷器,由于在明代就不太受到文人重视,加上嘉靖皇帝上台后,因为自己不是正德皇帝之子而本为藩王,为了给亲生父亲挣得一个名分,对正德皇帝统治过的痕迹多加销毁,所以正德帝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目前往往都出于嘉靖帝的修改,到底如何一直是一个明史上的谜。

正德一朝一共15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以青花,黄釉为多。尚有釉里红,青花红彩,青花地黄绿彩,黄釉青花,斗彩,五彩,素三彩,白釉红彩,白釉绿彩,白釉火石红,白釉酱花,孔雀绿釉,黄釉绿彩,矾红地金彩,红釉白花,蓝釉白花,红釉,蓝釉豆青釉等。其中最负盛名的乃正德素三彩和正德孔雀绿釉,这和宣德青花,成化斗彩,弘治娇黄,嘉靖五彩齐名等肩。

正德时期的胎釉,中期以前大致同于成化弘治,后期逐渐粗苯,大器增多,制作变得越来越粗糙,后期产品又出现了砂底和火石红现象,明显的属于工艺不精所致。其釉面虽然仍肥腴,但气泡较多,白釉多泛灰青色调,并不是洁白无瑕的。但正德瓷器釉面洁白,不够肥润者均需置疑其真实性。

正德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纹饰从成化弘治时期的清新淡雅向嘉靖万历时期的浓烈媚俗转变。也就是说,正德瓷器雅的极雅,俗的够俗。正德后期应该是嘉靖五彩那种崇尚大红大绿,追求满工的审美风格的转变初期,笔者昨天发文的那件故宫博物院定为嘉靖的正德孔雀蓝白地素三彩梅瓶就是一例。

正德皇帝时期,承平已久,正属于明代过渡阶段,此时出现了不少新鲜事物。正德皇帝据传笃信伊斯兰教,还喜欢工巧,所以正德出现了很多新的器型和纹饰,以崇尚真主为内容的瓷器非常多见,明显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时段,这是正德瓷器的一个特点。所以,相比于弘治,隆庆等朝,正德皇帝的品味非常独特。

白釉绿龙纹盘是正德时期延续了弘治白地绿龙纹盘的产品。清新淡雅,写款规规矩矩。前人有正德款恭的说法。这个恭总结得非常好,早期的正德皇帝确实是非常恭敬的一位守成君王,其荒诞行径是随着其统治时间而与年剧增的。所以,对待正德瓷器的鉴定,一方面要知道早期正德类同于成化弘治。清新淡雅有精致之作,也要看到晚期正德制作粗糙,胎釉不精,接痕明显,砂底火石红等现象,不可一叶障目。

认真读瓷,才是在正确理论基础上得到精进的根本。当然,这里面需要悟性,悟性乃般若之本,没有悟性怎么样也看不出个门道来。佛门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修行法门,用在瓷器鉴定研究上一样非常有用,有缘者识之,自然与日俱进,可以更早的登堂入室,得窥瓷器文物鉴定的真实法门。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