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瓷器的款识
依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真伪,是鉴别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由于今天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多数都有年款,而且各有特色。就明代款识而言,有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之类的说法。所以研究各代款识,首先要注意其笔法,如横、竖、撇、憋、勾、挑、点、肩等八笔的特点,都要认真理解和比较,以帮助识别真伪。因为每一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要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所以写仿款的人一定要谨慎模仿,怕有不同之处。由于过于谨慎,难免会失去局促,笔法也不易自然生动。这样的破绽,只有多结合实物反复印证才能看出。
但仅靠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嫌不足,特别是元代以前瓷器没有官窑年款。尽管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景德年制四字瓷器,但没有实物。我见过耀州窑有印有大观、政和字样的碎片,元代只有枢府、太禧和干支器皿,而且很少。明清时期纵有款识,而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模仿的字体非常逼真,极难识别,必须同时对其字体和位置进行详细的比较,以免出错。比如永乐年款,就现有实物而言,只看到圆形器皿上写着四字篆书,刻在器皿中央或者印在中央,文献上有六字篆书的记载,但是没有实物,也没有在琢磨器皿上看到带年款的器皿,但是仿器有四字或者六字楷书,篆书写在器皿里或者底部,嘴边。就像宣德款所谓的宣德年款遍身一样。一般多在底足中心或圆内心与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甚至有的还有两款(比如合欢盖盒,文具盒等。盖子和底脚都有年款)。这种款识有竖款也有横款,六字款多,四字款少。对于嘉靖年款的排列方式比以前复杂,除了单行横款、双行直款外,还有环形款、十字款(即上下左右写)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掌握其规律。
一般来说,明代多用楷书(只有永乐、宣德、弘治等少数例外);清朝顺治,康熙二朝也是楷书盛行期(康熙篆书不到1%),雍正则楷书多于篆书。由于乾隆开始篆书逐渐多于楷书,嘉庆后篆书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恢复以楷书为主的趋势。而且明朝的楷书款和篆书款在书法上也各有不同的风格,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二是要仔细观察款色。举例来说,清瓷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青花色若用放大镜照看,多为深沉下沉,清初仿品也大致如此。道光之后的仿品青色则散涣,并淡淡上浮。特别是宣德款色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几种颜色,这一点虽然不美观,但后世绝对难以模仿。从明正德到清末的款色增多了,有红、绿、黑、蓝、紫、金等颜色,而且还采用了雕刻、雕刻、印刷、堆叠等方法,但仿制品在款色和雕刻、雕刻、印刷、堆叠等方法上并没有减少。只有仔细区分,才能看出由于材料和技术的不同,自己的书法特征,同时也可以大致判断其时代的真伪和瓷器质量。比如康熙青花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泰水。但堆料款康熙御制的康字却受原料特性和边框的限制,不易舒展,又如乾隆时期以前多用青花款,后来多用抹红款,而且清代康、雍、乾堆料款的瓷器绝大多数都是官窑精品。
在用词、写法甚至字数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举例来说,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制作,而清代官窑则一概用?还没有发现有用的造字。其它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成化的成字有所谓的成字一点头肩腰的特点,万历的?字也有羊字头和不同的标题,以及写着康熙御制四字的瓷器90%以上是当时新制的精品等等,这些都是鉴定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明、除一般官窑款外,民窑瓷器中带年款的也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景德镇做的,其他地方窑写的很少。除了上面提到的记年款识,还有所谓的堂名款(中和堂,慎德堂),殿名款(如体和殿,储秀宫),轩名款(如宜古轩,尘定轩),斋名款(如拙存斋,甘肃斋),吉言款(如万福攸同,德化常春),赞美款(如万寿无疆,洪福齐天),陶工款(如吴为,崔国茂),珍字款(如珍赏,珍玩,奇石宝鼎),用字款(如上用,公用),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辛丑年制),供养款(如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村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得一元帅打供。皇清康熙甲子岁仲秋日吉旦供奉普陀禅院圣佛。
总而言之,观察款识不仅要注意其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字数、结构等各个方面,还要知道同时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之处,只是在风格和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所以一定要互相印证,稍有可疑之处,便应进一步推敲和讨论。此外,仿制品中还有新旧型号和真坯假彩,主要是基于造型。其次,要参考装饰、胎釉等各种特点,这样才能有可靠的辨别能力。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