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的辨别一直是很有争议的一个课题,因为在没有存世文献记载的情况下,元青花瓷器的真伪辨别从器形、纹饰、大小、重量等具有明显时代瓷器特征的比对一片空白。这就造成了今天所有的元青花瓷器收藏投资爱好者的很大困惑,到底有没有真正存世的元青花古董瓷器?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到底该怎么去辨别元青花瓷器是不是老物件?这里,在下收集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元青花辨别鉴赏的前辈总结经验和大家一起分析学习下,有不尽然处希望大家参与互动交流讨论,谢谢!在下期待阁下的垂询。
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过用含有钴的蓝釉彩用来装饰,这到早期青花的出现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到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云南玉溪、浙江江山等,其中产量和质量都以景德镇为最。景德镇地区是在当地宋代影青和卵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的技术上和艺术上受到过磁州窑的影响。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即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行一时。 元政府意识到发展瓷业并积极对外贸易,对元朝经济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元政府建立相应的港口外销管理机构,鼓励对外贸易,使这一时期在瓷器的外销数量、质量等方面,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极为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代表着这一时期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对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对这些元代瓷器的珍藏和陈列,让后人追忆过去的历史。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丽上,视同珠宝,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元代景德镇创烧的另一著名产品为卵白釉器。这种产品亦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还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元代瓷器是被忽视的。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断被发现,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实元代制瓷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钧窑、磁州窑、霍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仍然继续烧造传统品种。而且因为外销瓷的增加,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是制瓷原料的进步,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的变形,因而能烧成颇有气势的大型器。
元青花瓷器鉴定要素
(一)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二)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三)胎骨里面含有气空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四)胎底颗粒状明显,不如明青瓷细腻。
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接缝有挤压泥浆痕迹,中心收刀,多数留有明显的收刀痕迹。施釉为沾釉、淋釉、刷釉和荡釉。由于里釉严重不足,甚至大面积无釉。中大型罐瓶类口部带有釉水痕迹。瓶内多无釉,罐内多漏釉或半截釉,罐内底部多无釉。直观的看感到釉层较厚,好像薄薄的一层玻璃膜,光从里面反出来,柔和不刺眼。新仿元青花没作旧的一般釉面火光较重,表皮有贼光。
1、民间流传使用多年的传世品,一般玉质感强,莹润失透,有些还会开片。
2、从釉面的表层来说,真元青花器物表面常有橘皮纹、棕眼和缩白釉斑。
3、从釉层里面的气泡情况看,往往有密集的小气泡。凡出土器,绝大多数没有使用痕迹。
首先是元青花瓷器的地釉;总的观感为青色,但青白的程度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更重要的是釉面坚实感强烈。新品的地釉很复杂,以青白釉为主,但呈色上有的偏白,有的青灰,有的青绿尤如淡淡湖水一般。还有的釉面开粉红色或米色纹片,或在釉面上做水碱痕迹,也有经过打磨后釉面无光泽等多种现象。元青花的原料和青花斑点。从元青花瓷器分析,是使用两种青花料,一种大型漂亮的青花瓷器,多为进口原料,色调蓝艳,有宝石蓝的感觉,带有黑褐色的斑点,有的微微带点锡光,手感微微下凹。这种斑点是自然形成的,也有的是根据纹饰构图需要重点绘的小斑点。斑点中心为深褐色,外围一周蓝黑色晕散到釉中。通体青花纹饰的色调不一致,器身的弦纹、花纹的轮廓线以及渲染的花朵,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元青花纹饰绘画潇洒自如,笔线有力,具有壮美之感。多层次绘画装饰的器物,纹饰紧凑和谐,留的地釉不多。新制的笔线拘谨无力,有的画面纹饰较稀松,器表给人的感觉工细漂亮。元青花底部釉斑现象一般表现在大罐、大瓶的底部。可能是工匠在施满釉后需要将底部釉很快擦掉,但又没有彻底擦掉,只要达到在窑内不粘连就可以了。没有擦掉的釉,即后人说的釉斑,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釉面有大有小,或宽或窄,釉面周围有的还有浅淡的火石红。现新产品,釉面给人的感觉仿佛是用类似毛笔工具随便抹成的,釉面扁平,光亮不自然。 元青花的器底有火石红色旋纹及跳刀痕等现象,不一定每件器物底部都出现。一般出现的火石红较浅淡,仿佛刷过的泥浆色,表明有点油亮的光泽,旋纹及跳刀痕隐现。现代的仿制品火石红有的浓重,有的浅淡,浅淡的都是将新做的火石红在入窑前先抹掉一部分,所留下的痕迹,轮旋的弦纹和跳刀痕纹路很深,有的赝品底部还涂抹一些黑色的东西表示瓷器的旧意。
元青花瓷器很少款识,只发现一对收藏在国外的至正十一年大瓶,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新制品中出现许多写有“大元国某某年制”的字样,迷惑他人。元青花纹饰绘画潇洒自如,笔线有力,具有壮美之感。多层次绘画装饰的器物,纹饰紧凑和谐,留的地釉不多。新制的笔线拘谨无力,有的画面纹饰较稀松,器表给人的感觉工细漂亮。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