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文化灿烂时期,尤其是从民国延续到新中国的成立初期,这个特殊时期,景德镇的瓷绘艺术家们或浅绛、或青花、或粉彩、或综合装饰,全新的笔墨风格、构图形式在瓷器上出现,成熟的中国画在釉色上演绎,而这时期的领军人物王步是其一。

王步(1898~1968年)
2005年12月,一只王步青花蔬菜纹四方瓶,以264万元的价格拍出,刷新了当时民国瓷的拍卖记录。由此开始,王步制的民国瓷在收藏拍卖市场一路高走。

王步 青花蔬菜纹四方瓶瓷画
2011年北京匡时春拍,王步青花“嬉禽图”笔洗以713万元成交;
2011年12月7日,北京保利拍卖,王步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尺二四屏瓷板以2701.5万元成交;
2013年秋拍,北京保利王步青花“飞雁秋苇图”小梅瓶以805万元成交;
2015年,北京保利王步作清华粉彩九桃莱菔瓶以851万成交;
2017年 北京匡时秋拍王步青花文人垂钓会友图以1150万成交……
王步青花作品染遍各大顶级拍场,他借鉴国画泼墨技法创造青花淌水法,拓展了青花水色的表现力,让大写意国画在青花瓷器上再现。但王步也不是一开始就擅长泼墨青花的,他也经历过从工笔到兼工带写,直至大写意的过程。
1898戊戌变法开始这年,王步出生,王步的父亲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青花妙手,然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病逝。
到了九岁,王步在亲友资助下拜许友生为师,学研青花,后入“陈记乾顺”瓷坊务工。

王步家人合照,中排右二为王步
在瓷坊中王步绘制了大量的渣胎瓷,用最简练的笔法快速地在渣胚上绘画,年复一年,意到笔随。五年后,王步徒满出师,羽翼渐丰,他预展翅高飞,却不料所在工厂倒闭,王步失业,开始靠画鸟食罐为生。
1919年,王步受到了陶瓷名家吴霭生的赏识,加入“瓷业研究社”,担任仿古瓷制作。吴霭生资助王步去北京故宫,朝夕研习明清官窑名品,为日后师古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王步风格青花花鸟图笔筒
域鉴严选优品拍
几年后,伴随着吴霭生离世,研究社也被北洋军阀给毁了。痛别贵人的王步此时28岁,正值英年,他开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着力研究清代画家八大山人、黄慎的笔意,逐步采用中国水墨画的若干技法,在瓷器上描绘青花,他创作出的作品大方清新,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
王步所绘青花,层次分明,发色艳丽,与康熙朝时期青花的墨分五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表现为“泼墨青花”。细观王步的青花之作,色泽由深至浅,一笔而成,过度十分自然,无复笔之嫌。
观下面青花白菜图琮式瓶,上半部分大面积留白,每个面设计了一二株白菜,大胆地将菜叶张开,画时用头浓料水在主叶的上部灌顶直下,快中有稳,在主叶根部则以绘画手法快速收笔,形成由深至淡的理想色阶。主叶中空出白点,在视觉上起到了打破沉闷的作用。待整棵菜叶的分水完成之后,在这酣畅淋漓的泼墨分水中,王步以他圆润苍劲的中锋笔法勾勒出菜叶的筋脉,线条曲展相宜,让人觉得菜叶筋脉在自由蜿蜒地伸展,意趣天成,极富文人画韵味。

王步 青花白菜图琮式瓶

王步 瓷板 景德镇中国陶瓷馆藏
王步所绘禽鸟题材,更将国画中的水墨浓淡渲染,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细微之处又胜过工笔,活灵活现。

王步 寿山福海青花瓷板
北京匡时2014春拍RMB 1,897,500成交
虽同用一青花绘就,却见深浅浓淡,取法自然,全然不似由笔绘就,仿若瓷胎之上,釉水之下生长出来一般,不由得使人感叹“青花大王”之笔韵精妙。

王步 青花观海图瓷板 局部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鉴于时局和市场因素,王步舍青花而绘粉彩,多以怪佛、山水、丛菊为题材,技艺与珠山八友见长。那个年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其绘佛像人物,开相奇古,别具一格,堪称一绝,成为其艺术生涯的另一大亮点。

王步 红彩无量寿佛图瓷板 辛巳年款 1941年制
在这两年后,还发生了一件让王步难以忘怀的事情。当时王步闭门五个月,呕心创作了百件青花瓷,在烧窑过程中全部倒塌,多时心血毁于一旦,41岁的王步口吐鲜血,当场昏厥。
新中国成立后,王步迎来自己艺术事业的巅峰期。
此时的王步进入了国家最高陶瓷研究机构——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进行工作,在这个“新官窑厂”每天所遇皆是最顶尖的陶瓷人才,所享皆是最顶尖的资源,在艺术创作上,他亦有了脱胎换骨的飞跃。


王步 青花釉里红天圆地方瓶
1959年作 成交价980万元
1959年举国“献礼”热潮掀起,王步担任了一件8.9尺高的柳叶瓶瓷绘任务,他实地采生,数易其稿,连续画了近一个星期,最终完成了“鸳鸯戏莲”青花釉里红大瓶的制作。此瓶以酣畅遒劲的写意手法、“舍形悦影”的视觉效果,成为景德镇越古腾今的青花巨鸿之作。作品不仅被陶瓷行业专家被评选为甲等优秀奖,而且选送北京,至今还成列在故宫慈宁宫内。

王步艺术巅峰期青花
在王步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又大量绘制了这种渣胎碗,可能这其中有历史的、政治的原因,或者他希望更多的普通大众也能用得起他画的青花瓷。
如今,王步的大面积青花分水和渣胎碗一样,成了景德镇的瓷文化遗产,是绘瓷人绕不过去的两个“坎”,只不过,一个是最初的启蒙,一个是最高境界的超越。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一个真正的大家,定是人品、气韵皆高,能师古拟今,不断超越自我的。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认为影响中国陶瓷的最重要的艺术家,分别为唐英和王步,足见其评价之高。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