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首都博物馆里的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1962年出土于北京海淀区清代黑舍里氏墓,那黑舍里氏是谁呢?她是清朝开国功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十三年的时候死于疹疾,那时才仅有7岁,这个葡萄纹杯是她的陪葬品。
这个杯型小巧,胎质细腻,外轮廓青花采用的是国产平等青料,壁上的折枝葡萄纹饰线条非常流畅,红彩为枝彩为叶,黄彩为蔓,紫彩为实,紫色和一般的紫不太一样,干涩无光,但又和葡萄半熟不熟时候的颜色一样,专家这种色为“姹紫”,是制作的矿物质彩料提纯不精,烧的过程中有铁质渗出导致的。也就形成了此杯一个独有的特点。大家在看了这对葡萄纹杯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评论区留言。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那这对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宝备受文博界的关注,总结有两点:
第一:独有色,成化斗彩的造型很多,但并非每一件器物上都有“姹紫”,这种色是成化之后瓷器业无法模仿的颜色,而含有“姹紫”的成化瓷除了这对葡萄纹杯外,还有一对三秋杯,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
三秋杯
第二:数量少,在明代,只有景德镇官窑才能烧制斗彩瓷,且只供皇家专用老百姓看都看不到,烧造工艺极为复杂,一般的青花瓷器都是一次烧成,而这个斗彩瓷需要两次烧制,“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多彩争奇斗艳而得名,勾勒花纹轮廓的青花,需要在高温1300度下烧制,而轮廓内填充的彩料不需要高温在低温800度下烧即可,所以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非常低。
我们说官窑和民窑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就是官窑瓷器不参与商品流通,挑选最好的供皇家来使用,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也不会流通,都是杂碎,埋入地下,在经过历年的战乱流失,存世量那是非常极少了,而鸡缸杯的数量不算少,台北故宫就有6件常年展出,其余大部分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极少为私有,这件葡萄纹杯除了首都博物馆这对外,在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里也有一个但这件葡萄纹杯,被发现的时候是碎的,后来拼接的,从颜色上专家断定是当时没有烧好,杂碎了,埋入地下的,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