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与瓷器,国人都不会陌生,一个是传统威严、繁荣喜庆的颜色,一个是闻名中华、享誉世界的瑰宝,两大经典相融,铸就了最浓烈的单色釉——红釉。
宣德暗龙纹祭红大碗
祭红釉就是红釉中极为名贵的一种,创烧于明早期,它别名繁多,有霁红、鸡红、极红等。它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釉面特点是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面不流,裂纹不出。因为是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所以叫做祭红。
明宣宗朱瞻基
相传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披着一件大红色披风在花园观花,不经意间一回头,发现身后宫女端着的茶杯在阳光下鲜红明亮,一闪一闪的像红宝石特别漂亮,宣宗皇帝看得晃了神,定睛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红袍被阳光照射反光在瓷杯上。就这样,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窑工们多次试验,就是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督窑的太监每日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的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的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色的陶瓷,称为祭红。为了纪念以身祭窑的翠兰,窑工们后来在封窑门时,用砖砌成少女的形象,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乾隆仿烧 祭红釉三足炉 钧红釉双联洗
之所以传说这么悲壮,是因为祭红来之不易。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制出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当时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表明钧红的烧制技术极难掌握。更BUG的是,即便是钧红,烧制工艺也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直到宣德年间,景德镇人烧制出祭红,在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红。但祭红的烧制比钧红还要难得多,按民间的说法,叫“千窑一宝”,也就是上千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历代皇帝都曾为得到祭红不惜财力,古人配置祭红釉料也是不惜工本,像珊瑚、玛瑙、寒水石、珠子、烧料……有的配方甚至真的掺入黄金,可是烧成率仍然很低。这种殷红色的瓷器,就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非常难得。在景德镇陶瓷馆的近万件藏品中,祭红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祭红,收藏时只剩下了残缺的一半。
《祭红》电影海报
非常可惜,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宣德年后,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命督陶官郎廷极仿烧前朝祭红,经历了数百窑的失利,才得到一件色似牛血猩红,器如美人妍艳,接近祭红的红色瓷器——郎窑红。景德镇当地流传有一句谚语“若要穷、烧郎红”,可见郎窑红烧制难度也很大,但郎窑红无法达到祭红釉面不流、裂纹不出的水准,这样一来,烧制难度与祭红相比就又显得容易了。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叫做《祭红》的电影,为了影片拍摄,需要有一件真正的祭红花瓶。但因屡烧不成,后来只好用一件郎窑红代替。
《景德镇陶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说明祭红烧造不仅依靠技术人工,更有赖气候天成。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