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仿烧起始时间

元青花起源应当是起源于唐代,发展并成熟于元代。
之所以说元青花起源于唐代,这是因为唐代有个“唐青瓷”,这个“唐青瓷”极有可能是元青花的前身,但唐青瓷的生产并未得到持续发展,逐渐衰落。而是到了元代,由于国际上对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得到了来自于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中国的青花瓷器才开始成熟并被规范。元青花的造型特点鲜明,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元青花的发展应当经历了初步发展期、成熟期以及元末期三个阶段,这也是客观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成熟期,元青花以其大气豪放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然而,在元末期,由于统治阶级在景德镇失去势力,陶瓷制作由工匠自行完成,青花色泽和器型亦应当都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随着2005年7月12日的英国伦敦佳士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故事纹大罐以2.35亿人民币的拍卖天价,创下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瓷器中的新高,说明中国元青花在国际上的地位及价值与日俱增,深为大家所喜爱。同时也体现了元代青花瓷的珍贵与无穷的魅力。
在这一拍卖记录的影响下,国人疯了。于是,一场国内寻找与收藏元青花的活动迅速展开。一些人出于好奇,一些人为了发财,梦想找到元青花就能一夜暴富,大家到处寻求元青花,把它当成瓷器中的极品。为此,在利益的驱动下,以景德镇为主的各地窑场也迅速开始仿制。在这种大家的需求和高利润的驱使下,仿品元青花大量涌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及地摊上,通过一系列作旧手段,冒充古物。
如果据以上所述而推断,仿品元青花应当出现在2005年之后。但是,据景德镇的鲍杰军访谈,早在1979年——1981年 ,景德镇东风陶瓷厂和陶瓷馆的五位匠人黄云鹏、饶可勤、杨广源、李会中、陈孟龙,因偶得日本出版的一本有元青花的书,感到元青花精美至极,便开始仿烧元青花。由此看来,元青花的仿烧时间可以确认为80年代初期,只不过这个时间的仿烧是因为美而仿,不是因为利而仿罢了。

元青花是元代青花瓷的简称,它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以其独特的花纹和色彩而闻名。元青花的创烧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一般来说,元青花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内因驱动,而不是蒙古皇室的推动。尽管如此,元青花的主要推动者还是蒙古的统治者,他们与中亚、西亚的伊斯兰世界关系密切,这也使得元青花与伊斯兰文化建立了联系。
元青花的起源
虽然元青花的前身应当是“唐青花”,但是,元青花的起源还是与蒙古帝国的兴起密切相关。蒙古帝国在兴起过程中与穆斯林教徒有着良好的关系,随着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建立起欧亚范围内的大帝国,大批穆斯林东来并在元朝定居,《明史·西域传》中说元时回回遍天下。长期与穆斯林的接触,元朝元成宗的弟弟安西王阿难答,后来也转而信仰了伊斯兰教。他所得到的食邑封地,包括至元十八年的吉州路六万五千户。大量的穆斯林在蒙元时期通过陆路来到中国,变为中国人的一部分。
元未,乱兵四起,于光为了保卫乡里的安全,组织乡里武装,抵御外敌。当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徐寿辉在湖北起义后,占领武昌、九江等长江中游地区,成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当徐寿辉部攻下饶州(今江西鄱阳县)时,于光便归附了红巾军。于光接受徐寿辉的节制,被任命为江东宣尉,镇守浮梁(隶属今景德镇市)。元至正十六年(1356),被署为院判,镇守利阳镇(今景德镇丽阳乡),据有鄱东和浮南十个乡。为利于镇守,便在利阳镇修筑城墙,以作长久之计。元至正二十年(1360),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杀害,陈友谅自立为王,国号“汉”。徐寿辉的旧部很是不服,纷纷离去。于光也于当年七月同左丞及幕僚们一起,把陈友谅派来的同知赶走,并起兵攻下饶州。此时,朱元璋势力正向江西扩张,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邓愈攻打临安时,邓愈遣使者劝降饶州守将于光。眼看战火烧进饶州城的危急时刻,守将于光及吴宏倒戈献城,归附了朱元璋。
由此可见, 对于景德镇而言,元朝的有效统治时期应截止到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至正二十一年,景德镇地区转而为朱元璋势力所控制。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