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与鉴定全解析

567 瓷,是上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 ,这一时期,中国的陶瓷工业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瓷器作品,567 瓷便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当时,轻工业部下辖的国营大型瓷厂主要有红星、宇宙、为民、艺术、建国、人民、红旗、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这 14 家 。这些瓷厂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人民生活日用瓷的需求,还推出高端产品系列销往国外市场,为国家建设赚取了大量外汇,铸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陶瓷史上的辉煌时代。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陶瓷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被寄予厚望。国家大力投入资源,支持陶瓷产业的发展。1954 年,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成立,这个研究所汇聚了全国各方面的顶尖人才,美术领域有徐悲鸿、刘雨岑、王大凡等大师,工艺设计方面则有祝大年、王步、王锡良、周湘甫、周国桢等巨匠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制瓷业引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成功突破了胎釉彩料配方的理化指标科学定量化这一技术瓶颈,使得陶瓷的胎土、釉面、彩颜料、器型、纹饰等瓷器鉴赏各组成要素的标准得到迅速提高,取得了继清三代后中国陶瓷史上又一个历史高峰。
从工艺题材来看,567 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些作品是为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刻献礼,还有一部分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烧制的仿古瓷。这些瓷器代表了当时我国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堪称 “红色官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烧制 567 瓷时 “不惜工本、只求精品”,参与烧制的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瓷器名家。而且,567 瓷的时代背景特殊,与当时的文化环境紧密相连,堪称 “陶瓷上的历史文献”。其在造型、品种、题材和画工上都紧跟历史进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瓷器上描绘的 “人民公社”“摘桑”“采莲” 等画面,都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很容易让收藏爱好者产生怀旧情绪,勾起他们的收藏欲望,同时也映射出当年人们的精神状态 。
清三代官窑瓷器:瓷器艺术的巅峰

清三代官窑瓷器,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官方制瓷厂所生产的高档瓷器 ,这一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阶段,也代表了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被誉为 “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在造型上,清三代官窑瓷器精美绝伦,线条流畅自然,形态优美动人,器形饱满丰腴,比例协调和谐,将装饰性与实用性完美融合,既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又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康熙时期的瓷器风格挺拔遒劲,充满壮美的形态,丰富多样的造型大大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味,在融汇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展现出万千姿态,例如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瓶,器型规整大气,线条刚劲有力,充分体现了康熙朝瓷器的造型特色。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则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的风格,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外形上素有 “线条美” 之誉,如雍正青花荷花纹碗,造型精巧雅致,给人以高雅之感 。乾隆时期瓷器的造型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种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制品中的杰出代表 。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胎质细腻程度令人惊叹,原料经过精细的淘洗和加工,杂质极少,质地纯净洁白,手感细腻温润。制作出的瓷器质地柔韧,轻轻敲击,声音清脆悦耳,质量上乘。康熙时期的胎土淘炼得极为纯净细腻,如同糯米粉一般细白,再加上制坯技术的精密分工和烧成温度的适宜,使得康熙瓷器的胎体具有坚致细密的时代特色,较之明代及后世各朝的胎质更为细润 。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适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与明代永乐、成化白瓷釉瓷相媲美 。乾隆时期的瓷器胎质同样保持着较高的水准,胎体坚实致密。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釉色鲜艳夺目,采用优质的釉料,色泽饱满浓郁,呈现出亮丽的光泽,如翠玉般晶莹剔透,令人过目难忘。康熙瓷器的釉色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淡蓝色、淡黄色等,釉面光亮莹润 。雍正瓷器的釉色则多为紫色、红色等,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 “朦釉”,俗称 “唾沫釉” 。乾隆瓷器的釉色以粉彩和铁红为主,色彩浓艳明丽,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得以实现,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将仿生瓷器烧制得栩栩如生 。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制作工艺精湛卓绝,采用传统的石灰釉施釉技术,手工拉坯、雕刻、镶嵌等工艺方法运用娴熟。器物表面细节精致入微,线条流畅自然,技艺精湛高超,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手工技艺和艺术水平。在装饰手法上,不仅有绘画、雕刻、刻花等传统装饰技法,还引进了外国的绘画技法和珐琅手法,使瓷器的装饰效果更加精美、华丽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在康熙五十八年试烧成功,康熙年间珐琅彩瓷几乎全部以花卉纹作为主纹饰,配以各色色地相衬托,笔触细腻,呈色鲜艳,洒脱豪迈,极具神韵 。雍正时期的粉彩最为突出,大肆盛行,不仅有白地彩绘,还有各种色地彩绘,如珊瑚红、淡绿、酱地以及墨地等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出现了许多创新的装饰手法,如轧道工艺等 。
清三代官窑瓷器还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瓷器上的图案纹饰,有的寓意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有的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有的则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例如,瓷器上常见的龙凤纹,是皇权的象征;花卉纹则寓意着美好和繁荣 。通过这些瓷器,我们可以窥探到清三代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567瓷器鉴定评估咨询下图 珠山老师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探秘

市场价格区间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跨度较大,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一般来说,普通的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如常见的粉彩碗、青花盘等,品相完好、工艺较为普通的,市场价格可能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之间。例如,一些民间收藏的普通 567 仿清三代粉彩小碟,价格可能在 500 - 2000 元左右。
而工艺较为精湛、保存状况良好的作品,价格则能达到数万元甚至更高。以 567 仿清三代官窑的精品粉彩瓶为例,如果其绘画细腻、色彩鲜艳、造型优美,且保存完好,市场价格可能在 5 - 20 万元之间 。如一件 60 年代仿康熙时期的粉彩花鸟纹瓶,曾在拍卖市场上以 12 万元的价格成交。
对于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具有特殊历史背景或艺术价值极高的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更是不菲。像王步、王锡良等大师参与制作的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往往能拍出高价。2015 年,王步作青花粉彩九桃莱菔瓶在拍卖会上以 8510 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件作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融合了青花和粉彩两种技法,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工艺水平 。
影响价格的因素
-
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是影响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且工艺精湛的瓷器,价格通常较高。手工绘制的图案更加细腻、生动,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而采用机器制作或工艺粗糙的瓷器,价格则相对较低。例如,仿清三代官窑的粉彩瓷器,若采用传统的粉彩绘制工艺,色彩过渡自然、层次感强,价格会明显高于采用现代化学颜料和简单工艺制作的同类瓷器。
-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瓷器的价格。保存完好、无明显瑕疵的瓷器,能够展现出其原有的艺术魅力,价格自然较高。相反,有破损、裂纹、褪色等问题的瓷器,价格会大打折扣。比如一件 567 仿清三代官窑的青花瓷器,如果釉面光洁、发色鲜艳,没有任何磕碰和裂纹,其价格可能是有轻微瑕疵同类瓷器的数倍。
-
历史背景: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往往更受收藏者青睐,价格也更高。例如,为庆祝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专门制作的仿清三代官窑瓷器,或者与特定历史时期相关的瓷器,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像 “文革” 时期制作的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数量稀少,价格相对较高。
-
艺术价值:瓷器的艺术价值包括其造型、纹饰、色彩等方面。造型优美、纹饰精美、色彩协调的瓷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中,一些创新的造型和独特的纹饰设计,结合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一些融合了现代绘画元素和传统官窑纹饰的作品,在市场上备受关注,价格也较为可观。
价格走势分析
从历史走势来看,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人们对 567 瓷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收藏市场的逐渐升温,其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更是涨幅明显。一些精品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吸引了众多收藏者的关注。
未来,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有望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567 瓷的存世量逐渐减少,物以稀为贵,其价格自然会上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瓷器收藏的热爱,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作为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其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但同时,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鉴定攻略

胎体特征鉴定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胎体制作工艺极为精湛,选料精良,胎土细腻纯净。康熙时期的胎体坚致细密,胎质如同糯米粉般细白,密度较大,烧结后有沉重感,但与器型比例协调 。雍正时期的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迎光透视莹润无瑕,有的略显淡青色 。乾隆时期的胎体同样坚实致密,保持着较高的制作水准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在胎体上与真品存在一定差异。虽然 567 瓷在制作工艺上也较为精细,但由于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的不同,其胎土质地与清三代官窑瓷器有所不同。567 仿品的胎土可能在淘洗程度上不如清三代官窑瓷器精细,导致胎体中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杂质颗粒 。在胎体厚度和重量方面,567 仿品可能无法精准地模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比例和重量。一些仿品可能会出现胎体过厚或过薄的情况,重量也可能与真品不符 。在鉴定时,可以通过观察胎体的断面,看其质地是否细腻均匀;上手掂量器物,感受其重量是否与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特征相符;还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胎体表面是否有微小的瑕疵或杂质 。
釉面和彩料鉴定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釉面和彩料具有独特的特点。康熙时期的釉色丰富多样,釉面光亮莹润,青花瓷器的釉面多为粉白或浆白,釉质肥厚,青花发色鲜艳明丽 。雍正时期的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 “朦釉”,俗称 “唾沫釉” 。乾隆时期的釉色以粉彩和铁红为主,色彩浓艳明丽,粉彩瓷器的釉质细腻,色彩柔和,层次丰富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在釉面和彩料上也有明显的区别。在釉色方面,567 仿品的釉色可能不够纯正,与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釉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仿品的釉色可能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缺乏真品釉色的自然和温润 。在光泽方面,567 仿品的釉面光泽可能与真品不同。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釉面光泽柔和,温润如玉,而 567 仿品的釉面光泽可能过于刺眼或过于暗淡,缺乏真品的光泽质感 。在彩料成分和发色方面,567 仿品也存在差异。清三代官窑瓷器使用的彩料多为天然矿物质颜料,发色纯正、自然,而 567 仿品可能使用现代化学颜料,发色不够自然,有的可能过于艳丽或过于呆板 。在鉴定时,可以通过观察釉面的光泽、颜色和质感,对比彩料的发色和层次感,来判断器物是否为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 。
纹饰与图案鉴定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纹饰与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康熙时期的纹饰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绘画风格洒脱豪迈,线条刚劲有力,注重细节描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图瓶,瓶身绘制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 。雍正时期的纹饰则以精细秀丽著称,注重意境的营造,画面布局简洁合理,线条柔和流畅,色彩淡雅清新 。如雍正粉彩花鸟纹盘,盘上的花鸟图案细腻逼真,色彩柔和,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乾隆时期的纹饰更加繁复华丽,注重装饰性,常采用多种工艺和技法相结合,画面充满了富贵华丽的气息 。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瓶身的纹饰精美绝伦,运用了粉彩、镂空、转心等多种工艺,展现了乾隆时期瓷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纹饰和图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清三代的风格,但也存在一些破绽。在绘画风格上,567 仿品可能缺乏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神韵和气质,线条不够流畅自然,细节描绘不够精细 。一些仿品的人物形象可能显得呆板生硬,花鸟图案可能缺乏生机和活力 。在图案的布局和比例上,567 仿品也可能与真品存在差异。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图案布局严谨合理,比例协调,而 567 仿品可能会出现图案布局杂乱、比例失调的情况 。在鉴定时,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纹饰和图案的绘画风格、线条质量、布局比例等方面,与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真品进行对比,判断其真伪 。
底款与款识鉴定
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底款具有严格的规范和特点。康熙时期的官窑款以青花钴料书写为多,其次为珐琅彩款,印款和刻款较少。青花书写款,青花呈色纯净明艳,深沉于透明釉之下,如同写于胎骨之上。楷体占 95%,篆体只占 5%。康熙前期,官窑楷书款,笔划粗重,苍劲挺拔,古拙浑厚,布局宽大;后期字体渐趋清秀 。雍正时期的官窑瓷器底款主要有 “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篆书款和 “雍正年制” 四字篆书款,另有少量四字篆书竖式款和 “雍正御制” 款。篆书款字体方整,外无双框,楷书款则平整秀雅,圆润有力 。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款识有 “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 三种,以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 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乾隆年制” 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仿古” 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 。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底款常见破绽较多。一些仿品的底款书写不规范,字体的笔画粗细、结构比例等与真品存在差异。仿康熙时期的底款,可能会出现 “康” 字写法错误,或者青花呈色不够纯正等问题 。一些仿品的底款可能是后加的,通过观察底款与器物的整体风格是否协调,以及底款的颜色、光泽等是否与器物表面一致,可以判断底款的真伪 。在鉴定时,需要熟悉清三代官窑瓷器底款的特点和书写规范,仔细观察底款的每一个细节,与真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器物是否为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 。
收藏建议与注意事项

收藏渠道选择
在收藏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时,选择正规的收藏渠道至关重要。正规拍卖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通常会对拍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和审核,提供详细的拍品信息和来源说明,相对来说更有保障。像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知名拍卖行,在瓷器拍卖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专业水准,其拍卖的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大多经过专家的鉴定,品质有一定保证 。
古玩店也是常见的收藏渠道之一,但在选择古玩店时,要挑选信誉良好、经营时间较长的店铺。这些店铺的老板通常对瓷器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能够提供较为专业的建议。一些在当地古玩市场中经营多年、口碑较好的老店,收藏者可以在这些店铺中仔细挑选心仪的瓷器,但在购买时仍需谨慎,注意辨别真伪。
收藏展会也是获取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途径之一。在展会上,收藏者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的藏家和商家,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瓷器品种和珍品。一些大型的收藏展会,如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会有专门的瓷器展区,展示和销售各类瓷器,包括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 。在展会上购买瓷器时,要注意查看商家的资质和信誉,与商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瓷器的详细信息。
无论选择哪种收藏渠道,都要注意防范风险。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避免在一些不正规的地摊或私人交易中购买瓷器,这些渠道的瓷器来源不明,真伪难辨,容易上当受骗。在购买前,要尽可能地了解卖家的背景和信誉,查看相关的鉴定证书和资料,如有必要,可以请专业的鉴定机构或专家进行鉴定 。
学习与交流
瓷器收藏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对于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收藏者来说,深入学习瓷器知识是提高收藏水平的关键。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和学术论文,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是一本权威性的著作,对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收藏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清三代官窑瓷器和 567 瓷的历史背景和工艺特点 。还可以关注一些专业的瓷器收藏网站和论坛,如华夏收藏网、雅昌艺术网等,在这些平台上,收藏者可以与其他藏友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收藏资讯 。
与同行交流经验也是提高收藏水平的重要途径。参加各类收藏爱好者组织的活动,如收藏俱乐部、拍卖会预展、学术研讨会等,结识更多的收藏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学习他们的收藏经验和鉴定技巧,听取他们对瓷器的看法和建议。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藏家请教如何辨别瓷器的真伪、如何判断瓷器的价值等问题,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收藏圈子,获取更多的收藏资源和信息,了解不同地区的收藏市场和文化氛围,丰富自己的收藏视野 。
理性收藏
在收藏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时,要保持理性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收藏应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经济实力,不能仅仅为了追求投资回报而盲目跟风购买热门的瓷器品种。市场上的收藏热点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果盲目跟风购买,可能会在市场行情下跌时遭受损失。在 20 世纪 90 年代,清三代官窑瓷器的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吸引了大量的收藏者跟风购买。但在随后的市场调整中,一些高价购买的收藏者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 。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收藏的瓷器。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跨度较大,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收藏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收藏资金。不要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去购买过于昂贵的瓷器,以免给自己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也要注意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一件或几件瓷器上,降低收藏风险 。收藏者还应该注重瓷器的品质和艺术价值,而不是仅仅看重价格。一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瓷器,即使价格相对较低,也具有较大的收藏潜力。在选择瓷器时,要仔细观察瓷器的工艺、纹饰、造型等方面,判断其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 。
总结与展望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融合了 567 瓷独特的时代背景和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精湛工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价格受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等多种因素影响,跨度较大,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在鉴定时,可从胎体特征、釉面和彩料、纹饰与图案、底款与款识等方面入手,仔细辨别真伪。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收藏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吸引更多的收藏者关注和喜爱。同时,随着收藏市场的逐渐成熟,对于 567 仿清三代官窑瓷器的研究和认识也将不断深入,这将进一步推动其市场价值的提升。但收藏者也需保持理性,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谨慎选择收藏渠道,以确保收藏到具有价值的瓷器。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