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吴冠中 上海 书画 专访 北京 收藏
 
  主页 > 瓷器陶艺 >
 

秘色瓷底部图片特征

时间:2025-04-17 10:52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秘色瓷作为中国古代越窑的顶级青瓷,其底部特征体现了精湛的工艺和时代特色。以下是其底部的主要特征分析:


1. 底足形制

  • 圈足造型‌:多为外撇或直立的圈足,线条流畅,边缘圆润,常见于晚唐至五代时期。
  • 修胎工艺‌:底部修坯规整,可能留有细密的旋削纹(螺旋状刀痕),体现手工拉坯的痕迹。

2. 施釉与烧制痕迹

  • 满釉覆盖‌:多数秘色瓷通体施釉,包括底部,釉层均匀莹润,呈青绿或湖绿色,玉质感强。
  • 支钉烧痕‌:采用支钉支烧技术,底部可见细小圆形的支钉痕迹(如芝麻粒大小),数量通常为5-7个,分布于圈足边缘。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即为此类。
  • 垫烧痕迹‌:少数器物可能用垫饼或硅砂粒垫烧,底部留有硅砂粘附或磨痕。

3. 胎质特征

  • 细腻胎体‌:胎土淘洗精细,胎质致密,呈灰白或浅灰色,露胎处无粗颗粒或气孔。
  • 火石红现象‌:部分底部露胎处可能因烧制形成浅淡的“火石红”(氧化铁致色)。

4. 款识与装饰

  • 刻款罕见‌:少数底部刻有“官”或“新官”款,表明官方监制,但多数无款识。
  • 素面为主‌:底部通常无纹饰,以素雅为美,偶见简练的线条或符号。

5. 时代与窑口差异

  • 唐代‌:底足较宽厚,支钉痕略大;釉色偏青黄。
  • 五代至北宋‌:底足渐趋纤巧,支钉痕更细小,釉色青绿莹澈,如“千峰翠色”。

鉴别要点

  • 仿品提示‌:现代仿品胎质粗糙,支钉痕过大或分布不自然,釉色死板,缺乏古瓷温润感。
  • 考古依据‌:参考法门寺地宫、吴越国钱氏家族墓等出土实物,其底部特征是断代的重要依据。

秘色瓷底部凝聚了古代匠人对极致的追求,从釉色到胎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非凡技艺。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聊聊元代釉里红瓷器真品特点和鉴定方法 下一篇:秘色瓷的胎质有何特点?
   
  特别推荐
秘色瓷的胎质有何特点?
秘色瓷底部图片特征
聊聊元代釉里红瓷器真品特点和鉴定方法
浅谈——玩瓷的境界
釉里红描金龙纹双耳瓶:瓷中瑰宝的传奇魅力
康熙十二花神杯鉴定方法技巧篇!
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定方法和真品特征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主要特征和鉴定方法
钧瓷什么颜色最稀少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
 
  本月热点
活瓷杯的功效与作用
五毒是什么?故宫博物院收藏万历
明万历青花瓷底部特征
浅谈宋瓷中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
舞动汉风—徐州驮篮山汉墓的乐舞
清代民窑瓷器常见的几种款识图片
大清同治年制官窑瓷器底款真品图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
民国仿郎窑红底足特征
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大赏,看看你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