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迹
赝品
在新金陵画派的几位代表性画家中,宋文治以他的勤奋、好学和不耻下问的精神著称。他先后入朱屺瞻、陆俨少、张石园和吴湖帆4位名家门下,转益多师,收获良多;而陆俨少仅年长宋文治一岁,其时声名也未显赫,宋文治能以师礼相待,在我们这个看重长幼尊卑的国度里,的确需要一种过人的器量。
第一张图《齐云山居图》创作于1984年,是宋文治赴皖南写生后的创作。他摈弃了传统“山居图”惯有的清幽、冷寂,用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皖南农村的新风貌。绿树掩映的房屋,桥上忙碌的身影,云雾之上的梯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兴奋、愉悦,而又有所期待,是那个时期人们普遍的精神面貌。
这也是宋文治面目较为独特的一幅作品,既不同于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描绘的三峡、黄山的风景,也不同于他后来为人们所称颂的太湖风景。这幅作品取材立意均让人耳目一新,仿佛引领我们回到了那梦幻般的家园。
第二张图是一幅并不高明的赝品,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板刻,笔墨单薄没有层次,从重墨到淡墨之间连最起码的过渡都省去了;尤其拙劣的是几株绿树的描绘,枝丫画的左右对称,仿佛卡通形象。云雾的渲染也十分草率,根本没有宋文治层层加墨的耐心。
构图虽然有范本可以抄袭,但作伪者不懂画理,还是走了样。那座桥本是用于平衡构图,同时使近景的画面向纵深推移;给作伪者那么平平一横,不但让人感觉乖谬,而且腰斩了上部与下部的联系。近景、中景、远景各自为阵,互不关联,画面显得支离破碎,如一盘散沙。
落款倒有几分相似,然而宋文治落笔、收笔时顿挫、内敛,颇为局促和压抑的行笔习惯,作伪者难以模仿,仅得字形上的相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