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专题视频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台湾名家
  热门标签: 草书诗卷 老酒,百岁老人,长寿 黄金时代 书画,书法, 拍卖 收藏,书法,绘画 伦勃朗
 
  主页 > 名家专访 >
 

张东华:参悟画史 体察生活

时间:2020-06-15 09:52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1. 石涛的这句“笔墨当随时代”已成为传统中国画紧跟时代、有时代精神的代名词。我认为,当下花鸟画的时代精神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去写生、去发现,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合乎时代的作品。

    就题材而言,与人民生活最接近的肯定是人民最喜欢的。齐白石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大画家,与他的创作题材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联,也与他对花草虫鱼的生动呈现有关。齐白石笔下的虾如水中真实的游之虾,生动自然。这种生动性并非是据照片创作所能达到的。

    在传统绘画中,通过写生体察“物之理”,犹如朱熹笔下直达“源头”的“方塘”。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写生。据记载,北宋画家赵昌常常在晓露未干之时,绕阑槛观察写生,调彩描绘,自号“写生赵昌”。明代徐渭则常常登高游观,写诗作文,灵感涌现时一挥而就,这种方式被称为“写意”。据潘天寿的学生回忆,潘天寿到雁荡山写生,很少拿纸笔直接写生,而是边看边作诗,回家后才有大件作品的创作。因此,传统花鸟画只有深入生活,通过这样的写生或写意,才能焕发时代活力,展现出时代精神。

    而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花鸟画最终成熟的标志是画与诗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唐代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目的。这里所说的“画中之诗”不是如唐代诗人因画家的画有感而发,而应该是画家在“庄周梦蝶”式的体悟的基础上的有感而发。这样的诗画结合,光靠走马观花式的拍照,或无病呻吟式的吟诵是不可能达到的。

    众所周知,传统的诗词有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在本质上与花鸟画的程式是一样的。花鸟画的这种程式必须通过临摹才能悟解,正如写诗必须从吟诵开始一样。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凑。”两者的最高境界则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要做到诗画的“从心所欲”必须先熟悉诗之“矩”和画之“矩”。这意味着临摹功夫越深,对传统的理解也就越深,也越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当然,在新时代,不一定要学作古体诗,但必须多读书,多研究画理。古代画家与画工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透彻画理,能否用诗文来传达这种对于真实和画理的理解。黄宾虹在画史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他饱读诗书有关。

    而从绘画理论层面讲,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语言。要体现花鸟画的时代精神,就必须使笔墨自觉地紧跟时代,反映时代的审美趣味。可以肯定,紧随时代的笔墨有价值,不随时代的笔墨则没价值。从技法层面讲,花鸟画的笔墨是通过书法用笔来实现的。由于毛笔这一独特的书画工具,配上宣纸的渗化功能,可以把书画过程很好地保留在画面中。因此,在无纸化办公的当下,画家的书法训练十分重要。当然,书法的训练并非是“为书法而书法”,而是要注重和体悟书法的用笔。优秀的画家肯定是书法家,如齐白石、黄宾虹等,虽然以画家称誉于世,但他们的书法毫不逊色。

    总之,花鸟画要创新,要呈现出时代精神,就需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同时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艺术创作并非是自娱自乐式的无病呻吟,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

    张东华(艺术时评人)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著名收藏家方继孝推新作 讲述名人手迹之收藏往事 下一篇:陈琪:家国情怀和探索精神
   
  特别推荐
朱建新:带一个学生,你拼命教他技法是没有用
崔玉志:一位农民画家的“牡丹情愫”
陈佩秋:学画是我一生的职业
王璜生的“呼/吸”:记录像风一样的生命之“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喻继高画春,太美啦
“80后”神像画传承人李真: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他是新幻彩艺术创始人,善于将重彩和泼彩结合
单霁翔谈《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可居可览可
王伯敏画画:一山一云,一树百叶,都是大气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