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门紫砂,绵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从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到德高望重第三代的徐汉棠一脉,及至如今第四代的徐维明,还有风华正茂的第五代徐光等年轻一辈,紫砂世家,五代恒业,徐门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名扬海内外,其常青的活力和有口皆碑的声誉正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传承、探索、发展的结果。


徐维明将他的工作室命名为“陶卦坊”,从2018年三月份开始装修,经历了陆陆续续两年的时间。“卦”字左边是两土垒加,右边“卜”字如同一个人,象征徐氏一门世世代代以土为生。
陶卦坊环境清幽雅致,巧妙将工作跟生活联系在一起,就像传统前店后作的手工作坊,坊中器物摆放井然有序,处处体现出和谐方正之美。下面两层是工作跟艺术作品展示厅,主展厅主要陈设徐门紫砂祖孙三代的作品,墙壁上还挂着一些水墨画设计手稿,这些都是徐维明亲手画制的作品设计手稿,从构思到草图、到润色完成,一笔一画都是心血凝结。


徐维明认为传承不只是我们跟着父亲进行创作,更重要的是理念和创作思维上的传承。紫砂的工艺技法是世界独特的,它有很多技法有待于我们开发,徐维明通过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传统上没有的技法。
如今徐维明身边有三四位徒弟在他这里学艺,他认为初学者首先应该喜欢紫砂,所以徐维明在慢慢培养徒弟对紫砂的兴趣,有了热爱之后其他技法等等靠实践练习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


徐维明是一个生活特别有规律的人,每天上午坚持练瑜伽一个小时,坚持了大概有十几年时间。他还把瑜伽的一些动作融合到自己的创作当中,曾经做了一套瑜伽小人。


徐门紫砂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五代人,对于紫砂有着特殊的情感、理解和感悟,逐渐形成独特的徐门紫砂文化。
这个思维馆就是徐门紫砂文化的一种立体形象,这些作品其实都是作者在借助紫砂为媒介来表达自我,传达作者自己心中的思想。作品最终体现的应该是思维、理念上的东西,它应该能够给陶手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思维馆名字的由来。(文/艾东 编/林文彬)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