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记者和市文联、市书协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河南省美术馆,见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张海。这位从洛阳偃师走向全国的书法大家没有架子、说话平和,操着亲切的家乡话,虽已年近八旬,依然精神矍铄。尽管日程安排得很满,但面对家乡洛阳的媒体,张海欣然抽出时间接受了专访。
出书、办展,是给自己做个小结
记者:请问您这次出版系列丛书,举办个人新作展的初衷是什么?
张海:2018年,我获得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的“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河南美术出版社提议为我出一套书,经过几次讨论,确定出四本评论集、四本文集、四本作品集,预计两年后出版。这样一算,这套书出版时是2020年,正值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40周年,也是我八十初度之年,既是对自己数十年书法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40周年的祝贺。
后来,我觉得仅仅出书略显单调,不如再创作一部分作品,于是就有了这个“八十初度新作展”。出版这套书、举办这个展览,也算给自己做个小结,有个阶段性成果。
记者:最近几年您的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对书法艺术有没有新的理解?
张海:其实,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2016年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文艺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警醒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文艺工作者。因此,这些年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沉下来,继续磨练书法技艺,争取能够更进一步。
建议书法界出书论证洛阳书法资源与华夏文明的交互关系
记者:洛阳市您的故乡,也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二里头遗址、龙门石窟、王铎故居等历史遗存和书法文化荟萃于此,您觉得洛阳的厚重历史文化对您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张海:洛阳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历史上曾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核心地区,是中国书法最具活力的地区,如今依然是中国书法遗存藏品的宝库,书法史上金文、八分、行书、章草、今草、真书等书体的产生皆与洛阳密不可分。洛阳是北魏都城,魏碑书法是河洛大地的瑰宝,我曾连续倡导并主办了五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和系列书法论坛,得到全国书法家的关注与大力支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我在不同场合都说过,我是看着《龙门二十品》、喝着伊洛河水长大的。洛阳平原养育了我,河洛文化影响了我,让书法由最初的兴趣爱好,逐渐发展我的事业。我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始终挂念着家乡,家乡人对一直保持着对我关心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和骄傲。
记者:洛阳正在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您认为洛阳的书法界在这方面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海:洛阳这些年十分重视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在大幅提高。近年来,洛阳书法家群体在全省乃至全国书坛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洛阳书法人才梯队已初具规模,书法进一步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在学术方面,我建议洛阳书法界支持立项整理出一本系统地展现和研究洛阳书法资源的著作,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论证这些书法资源与华夏文明交互关系,让更多人知道洛阳和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从学术领域为洛阳书法定位,进一步提高洛阳书法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洛阳书法界还应该进一步发挥优势资源,以龙门石窟“龙门二十品”系列、“北魏皇家墓志”系列书法为主,“王铎书法刻帖”“偃师汉碑”“千唐志斋”等书法遗存等为辅,开展全国性的魏碑及碑帖展览、研讨、出版活动,展现洛阳深厚的书法历史文化底蕴,加强与国内相关高等艺术院校、研究机构联系,并开展书法游、书法研学等活动,延长书法文化产业链条,把书法打造成洛阳又一张文化名片。
当然,这需要有关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也会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以公心和爱心支持洛阳书法事业的发展繁荣。
感谢家乡人关注和支持,希望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
记者:我注意到您非常注重书法“到人民中去”,在担任中国书协主席期间推动开展了中国书法“送万福、进万家”系列活动。您认为专业书法作品如何才能跟人民群众走得更近?
张海:这要分两方面来讲。首先,书法美育应该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我此前在全国两会上提案建议“书法进课堂”,这些年书法基础教育已经逐渐铺开。在这一方面,洛阳这些年一直做得很好,书协和教育部门联合培训出了一大批中小学书法教师,又举办了全市青少年书法大赛。欣闻最近又出台了《洛阳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相信家乡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其次,书法作品的好坏,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内容和形式。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是源于人民的,艺术家应该向下沉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创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作品,多举办面向大众的展览和活动,这样才能跟人民群众走得更近。
记者:您作为从河洛大地走向全国书坛的名家和领军人物,家乡人对您都非常敬佩和关注,您可否为他们送上寄语或祝福?
张海:这些年虽然在北京时间多,在家乡时间少,然而我的心从未离开过家乡,乡音一直未改。因为工作关系,我曾经到过不少地方,然而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自己对家乡那种与生俱来的深深情结。如果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时还有几分忐忑的话,那么,回到家乡我就感到特别踏实,如孩子在父母面前时的坦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想感谢家乡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切顺利,希望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