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书画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主页 > 名家专访 >
 

谢天 “以思维的转向”面向未来

时间:2021-11-09 14:5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他被设计界誉为“行走的教科书”,但这些年却越来越压缩了“设计江湖”的行走。

他作为作为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中国美术学院国艺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每年在教学岗位上的工作,设计项目,诸多设计类的评审事务,水墨实验的创作和展事,逐项分开大概各占四分之一。

谢天十七岁从温州老家来杭州读书,一晃过去了三十四年。现在每天早晨必做的早课是抄经,艺术、设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趋提炼,做更多的做减法......

艺术家谢天

面向未来

他的设计团队从高峰时的39人减少到现在的7个人。而时间被压缩掉的设计事务,则把更多的经历转移到了“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的纯做的艺术创作、实验上了。

杭州·G20峰会主场馆设计

在他的设计师主业领域,作品从杭州西湖国宾馆1号楼、西湖柳莺里酒店,到G20峰会主会场,再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其近30余年的设计生涯里,谢天一直坚持“美学追求,外化于形,内求于理”的设计观念。

艺术家谢天在工作室

谢天用了“三个八年”来总结自己的设计、艺术历程:第一个八年,设计是他的“生存方式”,九十年代初,解决毕业后的生存问题,以客户为中心;第二个八年,设计是他的“思考方式”,有机会尝试到各个领域的空间设计项目,锻炼了设计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确定自己擅长表达的方向;第三个八年,设计是他的“生活方式”,他将设计作为了自己的职业,精简团队,从设计慢慢跨向了艺术。

谢天曾有二年时间在瑞士研修建筑可持续性研究。思考如何把城市化进程中的“拆”、“填”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这样的设计思维与艺术观念之间架设了连接的路径。可持续性理念融入艺术作品,这在当下的艺术家中是鲜有的。将可再生资源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重复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二次创作,是谢天由设计师迈向艺术家后所独有的视角。由此开始思考未来的三十年。

十城展之南京 展览现场

“为做展览我每周六都到一个城市去,去了9个城市。为什么不在家喝喝茶?多安逸的休息。”历时一年,谢天的十城展跨越五省,走过南京、嘉兴、宁波、合肥、广州、厦门、福州、佛山、温州,直至回到谢天长期生活的杭州。收官展的选址也颇有深意。位于西子湖畔旁的招贤寺旧址是一座在唐代就颇负盛名的古刹,建国前是众多大师、名流驻足之所,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漫画大师丰子恺、现代绘画宗师林风眠都曾先后在此修行小住。

在接手古寺改造设计之前,这里早已一片破败、陈旧萧条,从现代角度来讲,招贤寺已经不具有寺庙的功能了,谢天令这个重要历史遗迹的存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招贤寺外景

在自己设计的建筑空间中做收官展名为“经·常”,蕴含了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在日复一日的写经中,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经·常”完整呈现了谢天最新创作的25件/组作品,全新且多元化的水墨霓虹灯、长篇无量寿经、非书非画、实验水墨等作品给谢天十城展更拓展了新的可能性。

巧合的是2019年谢天的作品《修墙——客观世界2019》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57号国家馆展出的空间是位于威尼斯市中心的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天主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0世纪,而十城展的收官展又在唐代古刹招贤寺旧址改造的新空间中。

思维的转向

从设计领域转回到纯粹的艺术创作始于2008年,这样的转换让他更深层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关系。对谢天而言,转入艺术创作是精神上的解放,在艺术的范畴里,谢天的思考获得了更广阔的外延。同时,那里的养分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滋养。经过沉淀,谢天在2019年通过一系列的展览确立了自己艺术家的身份,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的大型装置作品《修墙——客观世界 2019 》、杭州明月楼的“‘墨屐’—— 谢天丨实验艺术展”、广州设计周上的“图像与大地——谢天版画展”等可以看到清晰的线索。

谢天《A计划》 实验水墨 100x182cm

谢天《I计划》 实验水墨 100x182cm

“在世界上,“墙”是无所不在的。甚至就连我去威尼斯布展的时候,随行的搭建团队里很多人也被拒签了。这件作品中出现的大量阿拉伯数字,寓意着各种护照和签证上标示每个人的一串代码。有签证,就会有拒签。作品本身含有对“拒签”这种阻隔形式的反思。”谢天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地域和国家等等都是人类的“巴别塔”。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谢天的参展作品《修墙——客观世界2019》由1288根主架竹棒加11200支撑竹棒构成的榫卯结构,建造了宽8.4米、高4.8米、深1米的墙。每根竹都是巨型“竹简”,书写其上的0到9的阿拉伯数字关联每个人的身份、护照的代码......又呼应墙面显示的2800只数字电子屏,以呼吸的节奏和韵律的明暗交替呈现。每个明灭显现的数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因墙而隔绝,失去人与人的温情和善意。

威尼斯双年展中展出的大型装置作品《修墙——客观世界 2019 》展览现场

竹、榫卯结构、毛笔、墨在谢天作品“修墙”中形成潜在的文化暗示,他并没有直接用某种带有东方性的符号,强植入作品去呈现某种东方性,而使用日常最司空见惯的材料和多媒体的当代方式转换出他对东方美学思想,艺术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的态度融入当代作品的语言之中,表达他的东方视角,如何看待全球性的问题。

“从设计转换成水墨,我没有任何约束,与科班出身的人相比,我少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这种非专业性的书写与创作带给人的感受是自由的。另外,我有不把画卖钱。”谢天从威尼斯回国后,在西湖边的明月楼内,举办了“墨屐”谢天实验艺术展。

明月楼是谢天在杭州设计的民宿,这栋建筑是隐于西湖山庄与香格里拉酒店之间的民国别墅。因白居易《长相思》中“月明人倚楼”的词句,又合“明月高楼,流光徘徊,把酒言欢,人生几何”之意境。故取名“明月楼”。“墨屐”谢天实验艺术展刚刚落幕,展览展出了14件全新的水墨艺术作品,这是一场自嗨式的展览,没有开幕式,更没有闭幕式。

谢天《心中毕加索》 实验水墨 49x69.5cm

谢天在谈起历经一年的十城展初衷时说道:“不仅是为与更多不同城市的伙伴分享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营造了更开放、更创新的设计赋能场域,还是因为,与朋友约定了要走遍十城办展十城,言行一致,‘一诺千金’。”

收官展“经·常”展览现场

经·常

站在“经·常”展现场,白色沙面的地砖,白色的墙面,深棕色的梁柱、斗拱,当你站在唐代古刹招贤寺旧址改造的新空间中并没有老旧寺庙空间的沉闷,却有一种明亮的心境。没有偶像、蒲团,正应了佛陀在世时所提倡的“不着相”。

悬置在大殿内的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经幔

“我在四年前,抄写完成净土五经中字数最多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谢天在五十七天中每日抄经的“早课”,抄写完一千七百余字的八幅白色绢本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经幔。于十城展收官“经·常”展中呈现,自大殿顶悬垂而下,充盈整个大殿的一层空间,庄严而静谧。

大型装置作品《时间》

“即便招贤寺旧址新空间已经没有了寺院的功能,但主墙面的位置还是要有放对合适的作品。”谢天把呈现时空关系的大型装置作品《时间》置于主位。走进“经·常”展厅,正对面便能看到二十四张水墨作品上嵌入由二十四根霓虹灯管形成24小时指向隐喻春夏秋冬中的“二十四节气”。霓虹灯灯管作为工业产品的现代性隐喻与水墨、宣纸形强烈的冲突,但在当代混杂的现实语境中,又相互激活,形成人文空间的纵深。

抄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和水墨装置《时间》都是日常时间累积形成的作品。“经·常”展览最新展出的这二十五件/组作品中,涵盖了“一个敬畏(时空)”“二本手帐(日常)”“三种行动(实验)”三个系列作品。

《牙痛》

“近30年做设计的经验,日常观看与阅读的经验,综合构成了我现在的世界观。当这些延伸到我的艺术创作中,也意味着我会更为关注人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谢天的“二本手帐”系列是自己生活的“日记”,关于每天的所悟,各类媒体传播的新闻事件,以及从阅读中引发的创作源头。书法作品《牙痛》便是2017年某日牙痛,谢天写出颇具金石味的篆书“牙痛”,写完后牙齿依然在痛,却开心得很。

谢天《梦回倒山岭》 实验水墨 96.5x180cm

谢天《无题-7》 乱书 70x139cm

“我认为书法像每天的三顿饭之外,更加有趣味的生命状态。”有的朋友看到谢天的水墨作品说看不懂的,而谢天在乎的却是书法的初心,在于自己如何去解读。“三种行动”系列关注材料的试验,这是谢天近年来特别感兴趣的部分。此时,非科班出身反而成为他的优势。所有的创作谢天都没有草稿,随性而来,浑然天成。

谢天工作室

在谢天的“水墨实验室”中,或形成多层叠压的墨迹,或在水的作用下形成隐约可见的字迹......谢天的水墨经验中有《消失的水墨》,将经文或者当天的新闻事件写在宣纸上,形成流逝的时间,驻留在宣纸上的痕迹。

艺术家谢天与装置作品《修墙2021——时空胶囊》

如果进入展厅前没有注意到《修墙2021——时空胶囊》这件装置作品,当你回转到庭院的时候,就会注意到在招贤寺大殿外的水池内有一件1.15米高的镜面砖墙作品与遥远的威尼斯形成对话。新作《修墙2021——时空胶囊》置于庭院的水池中,与其说这是一堵墙,更像一座“塔”。彼时谢天进行招贤寺设计改造时,曾经梦到过一座塔。对于西湖来说,塔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建筑,千年之前的招贤寺原貌已经无从考证,但这座用当代材料再造的意向之塔,恰好与这座历史遗存彼此呼应。

谢天曾笑称,这些作品中版画的部分,可以送给喜欢的朋友,而原作在未来或者以付之一炬的方式,圆满他创作的初心。

谢天导览

“经·常”展开幕现场

编后语

“我的体能很好,有些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也跑不过我。”还是杭州市篮球协会会长谢天在篮球团队中,常常以投篮的准确率和站位准确,为团队的每场赛事贡献得分的机会。

不熟悉谢天的人,从常常一身运动装的谢天身上看不出是五十一岁的他。多年保持打篮球的习惯,让他依然保持充沛的精力。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蒋友柏作品展:找到生活中温柔的一刻 下一篇:于明诠:“流行书风”真的流行吗?
   
  特别推荐
于明诠:“流行书风”真的流行吗?
谢天 “以思维的转向”面向未来
蒋友柏作品展:找到生活中温柔的一刻
王玉平:我在马路边
陈彪:美术经典里的“红船”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