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朴野,当代著名书画家,近年来,先后被授予《中国精神·榜样人物》和“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是当今画坛最具影响力及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张朴野师从张大千最得意弟子慕凌飞,并亲得大师真传,张大千先生对张朴野的画曾拍案惊叹道:“写意有写意的大气,诗书有诗书的淡然”。
张朴野老师的山水画,用笔用墨饱满大气,运笔行文流水、一气呵成,色彩浓重且画法精湛,彰显了他出众的用笔用墨技法。再加上他创造性地加入斧劈皴笔法,在当今画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国画、书法界的旗帜性人物。几十年内,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有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并成为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张朴野1960年出生于山西大同,原名张有河,字朴野。他自幼喜欢书画,后随父母移居天津,进入天津少年宫美术班接受正规绘画技能培训,并先后师从著名美术家秦征、吕云所、慕凌飞等国画大师学画。1981年被部队保送山西大学艺术系进修。正规艺术院校的系统而专业的培训,以及大师从小的言传身教,使张朴野既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又没有囿于学院而丢失自我的表达,这也为其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朴野 《漓江春景》
潘天寿曾说:“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无处不是诗材,亦无处不是画材。穷乡野壑,篱落水边,幽花杂卉,乱石丛篁,随风摇曳,无处不是诗意,亦无处不是画意。”在画家眼中,未经雕饰的自然才是美的,才具有有诗情画意。而在张朴野的作品中,他以自己之“心”感山水之“空灵”、“隽美”,其作品已不是单纯的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包容了他精神态度的人格景观,是安置他心灵的清净之地。画家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间,展露自我情感与性灵,并把这种情感提升为自然观的高度上,用以表现造化的微妙和时空的无限。
张朴野 《秋山如妆》
山水画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独特载体,以重视精神性和理性的特质,强调主体精神和人格的张扬,而又不失对客体对象的把握,而最终追求“天人合一”的化境。观张朴野的作品,其于山水本色之中,将山水本象从审美体验直指实在与终极的合一之境,把作品提升到超越具象的写意高度。画家基于自然之美生发出心象之美,将客观景物化为胸中丘壑,随心成迹为笔下河山,畅写山水之神,营造诗意之境。因此,张朴野的作品讲究山水之大气象,充盈着进取开放、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张朴野 《细雨漓江》
张朴野的山水画,构图宏大、层次复杂、山势伟岸、重峦叠嶂,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看张朴野的画幅,会发现其大多没有明确的主体物作为视觉中心。作为画家,这时候如果处理不当,没有头绪,就会失之散、乱、平、花。而张朴野则充分运用起、承、转、合的章法,巧妙地把看似分散凌乱的山川、河流、山石,以及芜杂的草木组织在一起。他运用因形就势、随机生发的画法,充分利用肌理的不定性和感觉的特殊性布形、陈势,营造出自然天成的结构关系,加以朴拙遒劲的笔墨造势贯气,使画面拙中藏巧,豪放与精妙相映生辉,灵动而富有趣味,形成了张朴野山水独具特色的语言符号。这样的画面虚实相生,层次起伏,充分体现山水之壮阔景象。
张朴野 《霞光映翠山》
张朴野先生精研“大千山水”之精髓,但不囿于大师的笔墨窠臼,而是通过对传统经典语言的提炼与反刍,“质沿古意,文变今情”,自觉融入现代形态的转换中。在他的画中山石云烟浑然天成,氤氲秀润。弥漫缥缈的云烟具有流动之美,令画面静中生动,在赋予山川以博大雄浑、变幻莫测的气韵,加强空阔浩茫的纵深感、幽深浑远的层次感的同时,也赋予了画面灵气与生机,从而使山水不再是无生命的沉寂的世界。
张朴野 《归舟图》
张朴野沿袭了“大风堂派“的画风,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极具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来,其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
2020年,张朴野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拍出109万;2021年,其作品《轻舟已过万重山》拍出198万;进入2022年,其作品估价更是已高达400万以上。
张朴野的作品磅礴大气、气脉不凡,充满着时代气息。他擅于表现撼人心魄的高山大岭,在山水中参悟妙理,在烟霞中陶冶性灵,雄健雄伟之风凝于中而溢于外,从而营造出高山仰止的天地正气,呈现出盛世情怀之大美气象。而且,他的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泼彩、水墨融为一体,极具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