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玉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任教至今;
师从花鸟画大师郭西河先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讲座教授;
从事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30余年;
2007年以特约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外国美术史教学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其中两部已经被选为本院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材;
多次在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和外国美术史论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学术报告,其中《对毕加索“亚维农少女”的质疑与价值颠覆》学术论文,获得国内外学者一致好评,被誉为“将要更改历史之作”;
在外国美术史论学科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同时还从事策展与美术批评等艺术活动;
相关著作

参展收藏
《丛林飞鸟》和《幽静百合》参加第六届中韩艺术大展,并获优秀奖;
《夕阳下的鹭鸶》参加2017年当代艺术大展;
2014年作品《丛林一角》被意大利华人孟雪涛收藏;
2015年彩墨作品《鹤乡》被日本宫崎法子收藏;
2016年彩墨作品《牵牛花下的小鸟》被日本籍华人邹女士收藏;
2016年《百合》被一画网主编朱同先生收藏;
2016年《丛林黄鹂》被辽青发展基金会李德恒先生收藏;
2017年《春之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主席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先生收藏;
鲁美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亲自倡导创建。如今它已成为全国最具书画艺术研究权威的艺术高等学府,是中国八大美院之一。
鲁迅先生是位无党派人士,但他却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做出来巨大的贡献,鲁迅先生又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人”。毛泽东当初以鲁迅先生的名字来命名鲁美学院,是想通过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来赋予鲁美灵魂,希望鲁美能够引领中国的新美术。
独树一帜的“混血”花鸟画
对于艺术家而言,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就是找到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
拿国画大师来说吧,徐渭以草书入画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朱耷将禅悟与哲学融入画中并寻得生命的真实相,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画虾的传神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均以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位置。
开拓性与辨识度,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如何在众多画家之中唱出不同的声音?这应该是每个画家都心之向往的。近年来也的确有众多画家都在力求创新,但在传统的绘画束缚中,真正跳出来的,不多。
《花鸟一》纸本水墨重彩
当今国画领域里,宋玉成的彩墨花鸟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算“跳出来”的那一个。30余年的美术史论教学研究和实践,使他在中国传统花鸟画基础上探索出了新意,将西方印象派和中国传统彩墨融合得新鲜而饱满,热烈又梦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镛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其作品用墨用色十分巧妙,将泼墨、泼彩、枯彩、渲染等多种方法并用,光色表现极为丰富自然。由于水墨和色彩层层叠加,画面更显得饱满、厚重,幽深的空间层次感异常明显,营造出梦幻般五彩缤纷而神秘迷人的意境。宋玉成的水墨重彩花鸟画探索,创造了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融合的新样式,无疑给传统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出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花鸟二》纸本水墨重彩
宋玉成的绘画特点
画材是局限的,但画法不是,总有那么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人,将常规打破。宋玉成既有传统中国画水墨与色彩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又系统研究和考察过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光色原理和表现技法,这为他的彩墨花鸟画融合中国画的彩墨与印象派的光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花鸟三》纸本水墨重彩
宋玉成在中国传统色彩与西方光彩的差异性基础上,通过写意的手法处理背景,将墨与彩加以融合、渲染背景或描绘背景形象,使背景在水、墨、色的融合与晕染中产生灵动的意蕴,将高纯度的色彩尽意挥洒,使诗意般的幻想作为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圆融于画面中。他还擅长将西方绘画中的光感运用到国画中,明暗对比,虚虚实实,绘出了一个个锦绣富丽的世界。不仅如此,他还发挥了互补色、对比色的表现功能,拓宽了传统色彩的审美质能,画面热烈,繁盛,深重而不失墨韵,中气十足。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