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上海 专访 北京
 
  主页 > 名家专访 >
 

民间博物馆馆长未立学的“博物梦”:让展品走向更多百姓

时间:2022-03-07 14: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消息 点击:
民间博物馆馆长未立学的“博物梦”:让展品走向更多百姓
    未立学在报刊博物馆内向游客介绍。 王从启 摄

  中新网合肥3月4日电 (记者 吴兰)春日的合肥长临河古镇,游客熙熙攘攘。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在一排特色商铺中,安徽省聚贤报刊博物馆、百年邮政馆等几个民间博物馆很是显眼。

  长临河古镇位于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岸边。民国期间,因交通发达、商贾兴旺,被称为皖中“小上海”,是“安徽第一侨乡”。

百年邮政馆内部分展品。 吴兰 摄
百年邮政馆内部分展品。 吴兰 摄

  走进安徽省聚贤报刊博物馆,只见一张张装裱好的老报纸,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挂在墙上,从清代的邸报到民国、新中国等各个时期的报刊都有。“这里原本是很破旧的房屋,现在的装修风格和展陈,都是我自己操持的。”馆长未立学说,“这些报纸也只是我从藏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小部分而已。”

  48岁的未立学,是这两家博物馆的馆长。2009年春节前夕,一场车祸致使他卧床一年多,在病房里看着人生百态,想着未来为什么活,要怎样才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游客在报刊博物馆内参观。 王从启 摄
游客在报刊博物馆内参观。 王从启 摄

  “小时候读书少,也没有书读。”未立学说,这使他开始走上自己的文化梦、博物馆梦。“每一次在搜集、整理、分类这些历经千辛万苦获得的藏品时,总会细细打量,看看它们带着满身的尘霜,或黯淡、或泛黄、或残缺。”未立学说,“边整理边猜测它的前世今生,感觉真好。”

  百年邮政馆,原是晚清淮军华字营统领吴毓芬、吴毓兰兄弟的宅地,为三进四厢两院江淮古民居,于民国初年改为肥东县最早的三个邮政局之一,见证了长临河邮政的百年历史。

  走进馆内,从第一套生肖猴票等稀有邮票到过去邮差服饰以及信物变迁等,微观邮政百年变迁。

百年邮政馆的外貌。 吴兰 摄
百年邮政馆的外貌。 吴兰 摄

  几年前,初办民间博物馆时,由于人手短缺,他不得不凡事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很多亲戚朋友也劝未立学放弃,但是他选择了坚持。未立学笑称尽管很累,但常常会发自内心地笑,那是因为做喜欢的事。现在这几个馆都免费向民众开放,也正应了当初的想法,做有意义的事情,在普及、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么多年做博物馆,其实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在引领我、推动我。”未立学说,让民间收藏的展品走进普通老百姓生活,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影响到每一位进馆参观的人,同时也能提升当地文化内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未立学说:“未来十年,计划馆打造5-10个特色博物馆,这些馆会结合当地特色,依托文化实物遗存,让展览的每一件物品中就有一段故事,一段传说,一段陈年往事。最近关注传承徽州文化,准备打造以徽州女性生活为切入点的‘淑人馆’,目前正在设计构思。”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创办人林正佳开讲“传统漆艺现代表达” 下一篇:扬州玉器厂设计师高毅进:推动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特别推荐
扬州玉器厂设计师高毅进:推动工艺美术创造性
民间博物馆馆长未立学的“博物梦”:让展品走
沈绍安漆艺博物馆创办人林正佳开讲“传统漆艺
花事与禅心——韦伶
师法自然 画如其人——浅谈崔野山水画创作
专访孙金龙 | 煮茶问道
王作均:墨迹与笔线之我见
“神鬼造化”韩美林:艺术是不讲理的
从农民漆匠到美院学生:浙江农民绘出“跨界人
从农民漆匠到美院学生:浙江农民绘出“跨界人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