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且题材内容与形式语言均有一定的程式或规范,但是绘画创作的题材往往会随着社会变革而拓展,画家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也在寻找新的表现题材,来表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悟。
画家雷甲寿在研究历代花鸟画经典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扩大花鸟画题材这个课题。由于生长环境的关系,雷甲寿对野生稻谷很有感情,因为其在收获的季节展现出得生气勃勃通常伴随着人们丰收的喜悦。由此,雷甲寿大胆尝试,在花鸟画领域开辟了新的题材内容。

雷老师的作品带有很强冲击力,刻画铿锵有力,入木三分。火红的穗子热烈奔放,颗颗饱满,红艳的高梁,展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画作色彩斑斓,在传统的大写意笔墨精神外还带有些西画的味道,落款还有有明代草书的味道,十分潇洒。

雷甲寿老师的野稻谷笔墨不拘泥于形式,在水墨淋漓之处有细腻的观察和活泼的表现力,加上了自己水墨画的一套功底和理解,既可以看出有央美大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也能看到其明显的个人特色,对泼墨、泼彩的成功运用。

一直以来,雷甲寿以本土资源与时代特征为蓝本,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题材,生动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家园和谐之美。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经历雷甲寿表示:“重临摹的作品不是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向经典学习之后的创新。对于艺术家来说,真正的评委是时间。”

从雷甲寿的作品中你能够读出他对于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的来自心底最深沉的爱。一直以来,雷甲寿都在关注和支持家乡建设,他将一批批艺术佳作无偿捐赠给家乡,充分体现了热爱家乡、感恩乡亲的浓郁真情与赤子情怀。

END
版权说明:图文来自网络,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