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亭 文/图
有时候,一位画家可能会面临双重的焦虑———其压力既来自传统,又来自西方的绘画观念。尤其对一个从事传统中国画创作的画家来说,这两者可能构成创作中无法摆脱的阴影。因为稍不留神,这个从事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画家作品就可能被批评为脱了传统水墨的“底线”,创作实验就可能被指为对西方某个流派的模仿。
然而,这种情况在国外的画家身上却少有出现,比如美国画家马克·托比(1890-1976)就一定不会担心自己吸收了东方文化的营养是否会触动本土绘画的“底线”,还有梵高、莫奈等艺术大师对东方绘画艺术的吸收,当也不会有此顾虑。不可否认,我们在创作实践中的学习和借鉴在某些时刻确实有些急躁和匆忙,我们自身的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还需要时间,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还在努力实践中。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几点:一是面对传统与当代,绘画史上从来都是以工具和绘画材料区分、定义画种名称的。而中国绘画更多的是凭借强烈的民族特色所形成的典型形态,随着历史沉淀确定了其绘画的形式要素,并鲜明地展示出其传统的民族性,独立的文化性,从而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面对传统与当代,画家本身的感受与理解很重要。
既然要延续传统文化,保存传统,就该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徐悲鸿先生在画学上学贯中西,作画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对西方绘画则强调“可采入者融之”。由此可知,艺术的创造首先是在理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且需要广纳和融合西方经典艺术价值,延续发展多元丰富的现实状况,这样创作自然会有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染力的好作品。
其次现代是世界艺术共同的潮流。中国画也要在创作中吸取西方文化之精髓。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中西方文化早已融合在我们身处的当下时代。而艺术创作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当画家把来自于生活的感受通过主观的意识认知理清后,再选择传统与非传统的形式,转化成当代元素,最终形成表达自我感受的绘画语言。
还有一点体会,那就是:绘画是画家自我理念和思维的呈现。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画家常需深入思考题材的内容,色彩的象征,水墨的变化,技法的表现等;要思考如何去表现描绘的对象,如何理解表现的方式等等,如何将自我的理念转化成绘画的语言等等。此外,一个画家生活的环境、所处地域的特色、所拥有的文化背景的变化,都会影响画家去调整对事物的理解和创作的思想。对于一个从事传统中国画创作的画家来说,所谓创新,应是既要呼应时代大潮下来自地球村的文化艺术的共鸣,表达时代的审美,又要在创作过程中,既不失中国画的传统要素与精神,又要找到中国画语言的时代性。凡事知易行难,画画也不例外,艺路漫漫,我辈唯有继续努力前行!
————【人物链接】————
宋亚亭,1940年生于江苏溱潼古镇。著名画家,字溱石,号竹度,又号竹度轩主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饰协会书画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江苏画院特聘研究员、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在扬州中学读书时,受江轸光先生启蒙,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陈之佛、傅抱石、黄显之、杨建侯等大师,又亲得秦宣夫、黄纯尧、吕斯百等诸位大师的指导。专攻中国画,深得诸位大师的笔墨真髓,尤擅画鱼,素有“维扬画鱼第一人”之美誉。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和海外美术馆、社会团体机构展出并收藏。2011年荣获美国艺术中心颁发“中国画发展成就奖”,同年在法国举办画展,深受国内和国际友人的欢迎。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