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画从战国时代的帛画开始,随着文明史绵延,不断自我突破与兼容,在明代达到了自身集大成的顶峰。无论是从技术水平上,还是从艺术水平上,众多书画流派交相辉映,又融汇碰撞,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繁荣的商业市民社会令以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明清书画澎湃江水的主流。
“反者,道之动也。”
当一种艺术走向自己巅峰之时,那么他也必然在不断生产着约束与阻碍自身进步的种种因素,洪峰之后,是不难预料到的逆流。
在整个民族文化生活逐渐封闭的同时,清初书画虽然同样延续着明代文人与宫廷画传统,但毫无疑问对于艺术而言,不进步就意味着死亡。徐悲鸿无不悲切的呼喊“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
于是近现代历史的大门或被动,或主动的推开时,无数具有远见的民族艺术家意识到,必须要为国画这片古老的湖泊引入新泉。
从此,国画开始走进了现代的大门。
很多朋友在学习国画时,盲目追求“复古”、“崇古”,将两宋明清的艺术技法视为无法撼动的圭臬。的确,传统书画固然是无价宝库,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因此放弃民族艺术的创新生命。
故而,对于现代国画技法的学习,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与借鉴学习于现代国画最新成果。
而林文瑞先生正是如此一个值得学习和鉴赏的典范。
当我们翻开林文瑞先生的作品,几乎可以马上做出这样的判断——这绝对是一幅现代作品。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极富变化与渲染的色彩运用,还是无处不在的透视构图技巧,若非风格上迥然不同和颜料质感的明显区别,说这是一幅印象派油画,恐怕也是勉强能够堪当的。
但显然,它不是。
在进步与包容的现代艺术手法之下,是无法掩盖的传统艺术民族哲思的光芒。
寒树、冷月、山寺、江溪、古道。
中华传统艺术中对于豁达、清逸、高远的意境和情感追求从来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情感继承并不会因为具体技法的改变而有所减弱,相反,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掌控了。
江涛万里磅礴滚滚,寒山凄树点缀纷纷。烟雨飘渺,林木参天,流水潺潺。
在中国人的艺术思维当中,咄咄逼人的主体构图总是不恰当的,整幅画面的集体和谐才是最高的艺术哲理。林文瑞先生在这一方面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重视,即使在技法上进步新锐,但却没有改变整体构图与意境上的民族气息。
作为国画爱好者与学习者,我以为,这恰恰才是现代国画应当进步的方向。
1918年,徐悲鸿先生在《中国画改良论》中这样说道:“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艺术技法的进步与融合并不会影响民族文化主题的抒发,毫无疑问,林文瑞先生的作品集,使这一前进方向上,当代最值得学习的模范之一。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