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画人陆俨少 为书画而生

时间:2008-06-19 13:28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一代名师陆俨少去世之前,给自己书写了这样的墓碑——“画人陆俨少”。他对自己的评价,犹如他淡然的背影一般,朴素、低调。但在中国画坛的历史长河中,陆俨少,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今年6月26日,是著名画家陆俨少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杭州、上海、北京、南京和深圳等地将联手打造“陆俨少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

    “陆俨少百年作品展”、《陆俨少全集》发行、陆俨少铜像落成……一系列的活动,将让仰慕大师的我们,有机会离大师更近一点。

  名 片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人,名砥,字宛若,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他以扎实的功力、深厚的学养、创新的精神,融汇变通,创造出为世人所称道的“陆家山水”。被李可染先生称之为“画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

    他总是一身灰色中山装

    陆先生是上海嘉定人,但他的名字,更多地与浙江联系在一起——他曾经担任过浙江画院院长,并任教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他的治学精神和从艺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浙江艺术工作者。

    “当时我才22岁,是个毛头小子,而老师已经70岁了,相当于我的爷爷辈。”浙江画院院长孙永,是陆先生的第一届研究生。他和陆先生都属鸡,整整差了4轮。1979年,陆俨少先生从上海画院调到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招收了5个山水画研究生。孙永的几个同班同学,如今也都是鼎鼎有名的艺术家,其中就有谷文达和卓鹤君。

    “据老师家人说,他年轻时长相秀气,像女孩子。”孙永见到陆俨少的时候,看到的却是样貌羸弱的先生。当时的先生留着灰白色及肩的长发,有点像老太太。那是因为一次生病长时间没有理发,别人说还是长发感觉好,他便保留了这个发型。晚年的他还因为哮喘等病,身体虚弱,总是拄着拐杖。只有那好似欧洲人的高挺鼻梁,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极其朴素。”孙永说,这便是老师在他心里的样子。

    最让学生感触的,是先生简朴的生活。陆俨少青年和中年时期,都在动荡中度过。到了晚年,他家里的多口人,仍依靠他一人的收入度日。“先生没享过福。”因为经济拮据,陆俨少不会享受人生,吃喝玩乐更不会。当时,海上收藏成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收藏,先生回答:“我连饭都吃不饱,搞什么收藏。”

  他说自己是画人陆俨少

    “只要一有时间,先生便看书、写字、画画,没有其他爱好。”孙永说,先生不仅不搞收藏,也不善应酬,更不会烟酒。从2004年起,孙永开始编写《陆俨少全集》,把老师的作品全部重新学习了一遍,最后他感慨:“先生真是一个为书画而生的人。” 这正如陆先生的自我评价。

    但孙永也觉得,正是因为先生对书画的专注,让他获得了真正的成功。“我认为老师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中,继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之后,第四位出自浙江的国画大师。”

    不过,朴实和专注,并不能概括全部的陆俨少,对于后辈来说,老师同样是个“有个性”的艺术创作者。

    “先生师从海派名家冯超然,但他与老师最后走的路却大为不同。”孙永说,先生小时候,山水大家吴湖帆便对冯超然说,这个孩子以后要超过我们。

    在当时那个保守的年代,陆俨少也以宽容之心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孙永说,“老师亲手教了我们两年”,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陆先生曾经说,“如果我的教学方法成功,你们以后能出来的就不止一两个,否则,就全军覆没”。

    这样的教学方法,与当时许多名师大相径庭。比如说,当时一些老师要求学生的画必须像自己的,否则就很生气。而陆先生却总在说明白画理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发挥。

    “陆老师是个创作型的画家,他理解这些,允许探索。”孙永说,陆先生一生求变,直到80多岁还在不断探索山水画的新风格。

    卓鹤君告诉记者,陆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期间,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山水画教育体系,至今仍在中国美术学院沿用,“我们的本科课程设置就是他在的时候定下来的”。但在如今浙江一流的画家中,却很少有画家与其风格相似。“先生的东西,一模仿就出不来了。”孙永说,陆俨少“笔性”超凡,画风中融入了很多天赋和多年学养,是慢慢形成的。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简单的人做简单的作品 下一篇:李鹏翔的葫芦奥运情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