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名家专访 >
 

高荣发:变,不能脱离传统

时间:2023-01-28 15:39 来源: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作者:佚名 点击:

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中国书法又以汉字为依托,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书法风貌,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历史的嬗变中,中国书法又生动释读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这极度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书法的想象空间。书法家高荣发老师自幼就喜爱书法,尤擅草书,他多年来根植传统脉、耕耘墨池边,并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渐入书写妙境。

近日,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艺博会)与书法家高荣发老师进行了一场深度的艺术对话,希望能从艺术故事、艺术观点、艺术态度等方面全方位阐示高荣发老师丰富的书法人生。希望大家能在此间,感知到中国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参悟到中国书法的创作真义。

本文首发于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文字整理:《美术评鉴》杂志记者温碧会

图片资料:受访者提供

01

采访精选

广州艺博会:听闻您自幼喜爱书法,能否与我们分享下有关您儿时学习书法的趣事?您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书法这条道路的?

高荣发:说起这事,我曾经把自己的学书经历总结一句话,叫"断续的书法梦"。我出生在鲁中山区的一个农村,跟很多书法爱好者一样,从小学就喜欢写字。在小学时期铅笔字就写得有模有样。四年级时有了书法描红课,没多久所有课程都变了,书法描红也就没有了,但幼小的心灵里似乎种下了一粒爱写字的种子。

村里有时办喜事、悲事都有前辈老先生记帐,我经常站在一边看他写字,手还不自觉地在裤腿上比划。村里同学中我的字写得最好,过年时我家三道门的对联都是我写,有时还帮邻里写。那时还说不上书法,就是想把字写好,写得漂亮,是自己的一个爱好,算是书法的萌芽吧。高中住校时,基本包揽了班级的黑板报。


高荣发书法作品

1976年我参军入伍,到部队后,因字写的好,被挑选到团里电影组当电影放映员。应该说学书法有了一定的机会,但那时在部队没有字帖,没有纸、笔、墨,更没有老师教,也没有条件去真正学习书法。在电影组有一项任务,就是每次大的活动、大的会议都要做横幅标语。现在做这样的标语找人在红布上印一下就行了,那时不行,都是自己手工做。

根据字的多少、横幅大小,用白油光纸剪出字,然后一个一个用大头针钉到红布上,再悬挂起来。剪字前先在纸上用铅笔划出字的轮廓,再用刀片割出来。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每字的高都在一米左右,结构不准挂起来会惨不忍睹。虽然用的是黑体或方宋体,但要求结构准确、笔划比例合适。经过训练,我可以不用铅笔描,直接在一米见方的纸上用尺子和刀片割出结构准确、比例协调的字来。这宝贵的实践,让我对汉字的结构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以致于以后我写楷书时纠正了很久才把四平八稳的书写习惯改掉。

实际上因忙于工作,书法学习时断时续,并不系统。年过半百时,不禁思考:退休后,自己有什么爱好的事能做的,自幼喜欢的是书法,理应将书法学好,把中断了的书法梦延续上。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写得专业些,向专业靠拢,拒绝江湖,拒绝任笔为体。自己的书写已成习惯,而想要摆脱以往的书写习惯和思维定势又谈何容易?因此需要找专业老师的点拨和指点。


高荣发书法作品

于是,我从2005年开始系统学习书法,先后两次参加广东书法院高研班学习,接受时下一些名家和老师的指点。每次点评作业,我给老师们的要求重点就是说不足,改毛病,指方向。经过学习,无论是书写技法还是思维方式抑或书法理论、鉴赏水平,皆受益颇多。

再后来,我们原来在广州军区服役的几位有书法爱好的战友,组成了一个书法团队,名字叫"我是一个兵书法方阵",从2016年开始,每年在"八一"建军节前后举办一次以爱国爱党爱军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展,交流书艺,弘扬传统。平时我们也经常在一起搞笔会,谈经验,评作品。

作品曾多次在广东省、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其中在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炳胜杯"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钢管杯"大赛中获三等奖三次,入展"永远跟党走"全国书法大赛。曾获广州市职工"五一"金奖,市总工会还为我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


高荣发书法作品

广州艺博会:在书写内容上,您主要偏向哪方面?历经多年的艺术实践,能否与我们分享下您有关书法的一些感悟?

高荣发:在书写内容上,不局限在哪一方面,古今均可,但都是健康向上的。在文学修养上,我们无法与古人相比拟,摘抄古诗文正常,也抄写一些当代伟人诗词,为了练习有时也抄写一些经文。当然我自己也作一些小诗和短文写成作品。总之,书写内容都是与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相符的,即便是古代的内容也要考虑时代意义。

在古代,毛笔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大家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可谓是耳濡目染。现在毛笔已不再是日常书写工具,所以在如今学书法大多是出自个人爱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也是自我素质和修养的一种彰显。当然,学书法是份苦差事,需花费时间和精力。


高荣发书法作品

历经多年的习书实践,还是有些体会,主要有四点:

一、要持之以恒。首先要有兴趣,有兴趣才能上瘾,上瘾了才能坚持,只有坚持了才能有所成。古人有言:人书俱老,即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法会逐渐进入老辣的境界。这就是说除了技法的熟练老道,书写者自身的修养与经历的积淀也会融入到你的书法作品中,使你的作品笔法老辣,结体自然,气韵生动,耐人寻味。重新捡起书法学习后,我每天坚持一小时练书法,有时就算去外面应酬,回到家已经半夜12点了,依然坚持写一小时,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才有所进步。

二、要走自己路。按一般的学习过程就是先学楷书,再学行书,直至草书,一般老师都这样讲。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对小朋友来讲,这种路径是対的,因为他本身识字不多,他要认识才能写。但对成人来说,不一定对。因为成人常用汉字都认识,不需要识字,再者从书法发展史看,楷书是在篆、隶、草、行后才真正成熟的。楷书是识字的范本或基础,而不完全是其他书体的基础。我喜欢草书并且是大草,所以一开始就学大草,写张旭、怀素、张芝,兼写大篆《散氏盘》和隶书《石门颂》练笔法。但写到一定程度,就感觉遇到瓶颈,又回过头来写行书、楷书,隶书和汉简,从这些书体吸取营养,再融汇到草书里,使作品减少了火气和漂浮,增加了厚重和稚拙,节奏感强了,韵味、意境更足了。

三、要以古为师。就是认准一个方向,精心临摹古代经典法帖,然后再广泛涉猎各种书体、各种风格,为自己所用。传统在哪里,就在古代经典法帖里,长期浸淫在古代经典里,就是积累学识,就是打基础,就是传承薪火。我在习书过程中,临习大量的经典碑帖,当然有主有次,主攻的有怀素的《自叙帖》、《大草千字文》等,张旭的《古诗四首》、《肚痛帖》、《断千字文》,张芝的《冠军帖》及王献之的各种帖;兼修的比较广泛,篆隶楷行几乎都有,当然有些下了一些功夫临摹,有些只是读帖。就是这样在古代经典中寻找自己的偏爱和口味,写自己的作品。

四、要善于思变。师古但不能食古不化,要写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就要思考、思变。我是半路出家,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想法和能力,但也在尝试在今草和行书创作中能融合一些章草和汉简的元素,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只是尝试,也不一定得到圈内认可,但也算是一种思变吧。


高荣发书法作品

广州艺博会:结合当前的艺术环境,您觉得中国书法有无一个标准?或者好书法应该如何去评判?请与我们分享下您的观点。

高荣发:客观地讲,书法是有标准的。中国书法家协会每年举办各类书法展,并从中评优,这就说明书法是有标准的,不然没法评。

我个人认为,鉴赏书法的优劣,可从两个大的方面去考量。

一方面是从技术层面看,书法有其普遍的书写规律。看一幅作品首先看其笔法是否精道到位、字法(结体)是否准确生动;章法是否流畅自然;用墨是否符合书写规律;落款、钦印是否正确和完整。具备以上这些才算是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这是比较客观的,是一般的评判标准。


高荣发书法作品

另一方面从审美的层面看,就是气韵、意象、神采等等。这很难有一致的评判标准,可以说是一种审美感觉或者感受,既是具象的又非具象,既可以感知似乎又高深莫测。

古人说功夫在字外,其实美也不完全在字内。所以古人在评价作品时,都是用比喻,书论里经常看到的"千里阵云"、"高山坠石"、惊蛇入草"、"飞鸟归林"等等,这完全是一种感受加想象,是美的联想、美的延伸。这又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从作品这个客观到主观又飞到了山河海天这样的大客观。这似乎是玄而又玄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有"高书不入俗眼"的说法。这也是在鉴赏同一作品时有截然不同看法的原因,可能这也是书法圈内和圈外人的区别。

现实一点说,书法家在创作时还是要考虑受众面,也就是说尽量往雅俗共赏靠近,王羲之、颜真卿都是这样的,伟大和千古流芳就在这里。所以,练习和参加专业展览或个人展,你尽管放开去探索,但在面向大众时尽量还是要考虑受众群的审美要求。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变通,去生发。至于不临帖,不承古的信手涂抹、任笔为体,或者猎奇搞怪、哗众取宠的行为,属于江湖作派,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高荣发书法作品

广州艺博会:谈及艺术,很多人会谈到创新发展。您如何看待中国书法中的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高荣发:有关传统与当代,我认为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离不开传统,若是脱离了传统则是胡来。中国书法家协会每年组织的各类比赛,就是立足于传统,强调时代性,书写当代。在赋予时代烙印的同时,又能体现传统的才能出好作品。

学过书法史的都知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一个时代的书法风貌用一个字来概括,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时代的书法特征非常明显。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人文风貌留下的烙印。所以,书法作品最终能传世的必定是代表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我们这个时代的风貌是什么样的,需要认真思考。我觉得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法制加开放的和平盛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创作出的作品会有烙印的。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写草书,并且大草狂草越来越多,是浮躁吗?不完全是,是开放的一种表现,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在法制基础上开放的特征。在其他方面有没有?同样有。比如我们在社会活动和工作中提倡精准、精细、精密,在书法创作中同样有体现,一幅作品如果用笔不精道、结字不精确、章法不精密,还有什么看头!


高荣发书法作品

与古代文人相比,我们今天的条件和环境好多了,我们可利用手机、电脑等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有更好的学习资源,我们更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有文化自信,留下作品,让后人评说。


高荣发书法作品

广州艺博会:历经多年的艺术实践,您觉得在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与我们分享下您对此的见解。

高荣发:当一切条件都具备时,也就是说技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书写状态应趋于自然,自然书写,不为创作而创作,全神贯注,执笔以抒情,将情感贯注于笔端,随着书写内容的跌宕起伏而抑扬顿挫、开合收放。我觉好作品必须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从古人的经典名作中可以体会到。

比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兰亭雅集时所书。众多文人士大夫在优美的环境中饮酒赋诗,诗成后王羲之受众人之邀为诗辑作序。王羲之在酒后欣然命笔,一气呵成,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序》,实际上这是一篇草稿,据说后来王羲之又写了很多遍,感觉都没有这一篇好。为什么?很简单,这一篇是自然书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把当时那种放浪形骸、潇洒飘逸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高荣发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中展出

再如《祭侄文稿》。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是颜真卿面对侄子的头骨,眼含泪水,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平静,错误之处甚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祭侄文稿》是悲痛欲绝情感的自然宣泄,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

还有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也是第三大行书。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书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可以说是苏轼孤独、郁闷、不得志人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高荣发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中展出

三大行书之所以成为三大行书,是因为书写者都是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诗文自己书写,也就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不计工拙,不求完美,纯自然书写。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这是抄别人的诗文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02

书法家简介


 

一、基本信息

高荣发,自号响泉村人,中国籍,汉族,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山东淄博人,1955年5月生。1976年3月入伍,先后在高炮七十师、四十一集团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服役,1979年3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95年退役地方工作,时任正团职干事,中校军衔。转业后在广州地铁集团工作,先后任宣传部长、两办主任、运营总部党委书记等职。2015年退休。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国际华人书法研究会理事,尚雅书社社委,"我是一个兵"书法方阵成员。

二、书法学习情况

自幼喜爱书法,虽条件环境有限,亦苦心学习,中学时基本包揽了班级的黑板报,逢年过节时常为邻里书写对联。入伍后被挑选到团电影组当放映员,期间学习了大字会标的制作,对汉字的结体有了准确的把握,打下了书法学习的基础。其后由于工作压力大,书法学习时断时续,并无系统。人过半百思考人生价值之时,才又把这一业余爱好重新捡起,坚持不辍,每天下班后坚持一小时。书法主攻草书,尤擅大草,并兼修行书、篆隶及章草、汉简。2010年加入尚雅书社,跟随著名书法家陈秋明老师学习,每年参加书社年展,书社曾赴澳门、汕头等地举办联展。

2012年、2017年分别参加了广东书法艺术研究院举办的行草书高研班,比较系统的学习了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内容,学习了古代书论等理论知识,学习了从临摹到创作的基本方法,在书法观念、书法理论、书法鉴赏和实操创作上有了许多新的感悟,开阔了眼界和思路。

2016年,与原广州军区机关几位战友组成了"我是一个兵"书法方阵,平时互相学习交流,每年在"八一"建军节前举办一次以爱国、爱党、爱军为主题的展览,目前已举办七回展。每次展览都在《解放军报》、《中华英才》杂志、军网及各大网站广泛宣传,成为军内外颇有影响的群众性书法团队。

2017年加入广东省国际华人书法研究会,并担任理事、监事,书法作品走向国际交流,作品曾在中法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法国展览中展出,并被收藏。

三、作品参赛、参展获奖情况

作品曾多次在广东省、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有十数幅作品被原广州军区将军书画院,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广东高州市图书馆,广州花都华严寺,广州华林禅寺,汕尾市觉源书院等单位和团体收藏。

2008年在广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职工书画"广钢杯"展中获二等奖;

2010年在"主力军杯"广州职工书法展中获优秀奖;

2010年在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炳胜杯"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

2011年,在广东文联、广东书法家协会、广东书法院、广东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全国职工书法艺术大赛入展;

2012年在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珠江钢管杯"大赛中获三等奖;

2016年在广州市文联、广州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珠江钢管杯"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

2019年在广州文联、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壮丽七十年、翰墨新时代"庆祝建国七周年书法精品展中入展;

2019年在广州市文联、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党风正、国家强"书画大赛中入展;

2010年在广州、佛山联合主办的"广佛同城迎亚运……"书画摄影展中获书法一等奖;

2015年,获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第二届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烟云满纸 恬淡出尘——读陈开宇国画作品有感 下一篇:中国青年花鸟画家杜俊杰作品欣赏
   
  特别推荐
张觉悟画家博采众长,擅长山水,成为传统方面
画家张华森作品赏析
书法家单国防
孙亚军 | 浅谈国画艺术家梁清兆先生泼墨山水
“龙年贺岁 新春大拜年”——艺术家孙永进
国家一级美术师--殷新建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贺利娜(紫墨):紫气浩荡,墨生幽香
著名画家舒大文作品欣赏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赵海昉书画鉴赏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