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收藏 专访 上海 收藏,书法,绘画 黄金时代 草书诗卷
 
  主页 > 名家专访 >
 

陈幼林:让灵感静静燃烧

时间:2008-09-29 13:28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陈幼林,1956年7月生,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纪座标广告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陈幼林视觉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平面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设计年鉴编委,曾应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开大学、深圳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讲学。

       1987年至2000年,他先后设计了《国际住房年》、《中国艺术节》和《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小型张》等七套十一枚邮票,由中国邮电部发行。其中多枚邮票设计获过国际、国内设计大奖,如《国际住房年》邮票设计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全场大奖、苹果电脑大奖。2003年《家世界》标志设计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设计作品荣获大奖,如2004年《西安金泉》设计作品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2005年《世界大学生滑水锦标赛》设计作品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2007年《天津地铁标志设计》获华北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



陈幼林设计的《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小型张》



陈幼林设计的天津地铁标志

       在天津乃至全国的平面设计界,陈幼林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他设计的标志。从“天津地铁”、“中原百货”、“劝业场”的标志到首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的标志。到现在为止,陈幼林到底设计了多少个家喻户晓的标志,恐怕他自己也算不清楚,除了企业标志,他还曾设计过多套邮票。反正对于年轻的设计师来讲,陈幼林就是这个行业的领袖,而他创办的世纪座标广告有限公司,也成为业界一个最著名的“培训基地”,很多在这里工作过的年轻人,在陈老师的培养下,都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设计师,所以,陈老师自己也讲,他的公司更像是一个大学校。

       最近,陈幼林特别忙,因为他这次受邀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海报设计修改小组”成员,作为天津唯一受邀的设计师,陈幼林和全国另外六位设计师一起,为本次北京奥运会设计全国公开发行的海报。这也可以看出陈幼林在全国设计界的地位与影响。

       其实陈幼林小时候并不钟爱美术,他上中学时最喜欢理科,总是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他自己做过幻灯机,攒过半导体和数字时钟,不过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临摹了他姐姐画的两幅画,恰巧被他父亲看见了,他父亲可是有名的画家,早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看到从未受过美术训练的陈幼林有这样的“天赋”,就认准了他以后能搞这个专业,于是,在父母的督促下,陈幼林开始学习绘画。后来凭着这些美术基础,陈幼林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从美校毕业后,他又考入当时的中央工艺美院,进入了全国工艺美术的最高殿堂,陈幼林开始觉得自己恐怕这一生都不会离开这个专业了。当年的中央工艺美院可谓大师云集,包括用“形式美”的美学概念引领艺术潮流的吴冠中先生、中国设计界泰斗陈汉民先生,这些老师的教诲让陈幼林开始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设计。

       毕业后,陈幼林回到了天津,任职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在把自己的设计理念传授给学生们的同时,一些企业与文化机构纷纷慕名前来找他设计作品,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陈幼林与他的伙伴在1997年成立了世纪座标广告有限公司,从此,陈幼林的设计作品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我们这个城市中,也让全国的同行们感受到了天津设计界的实力。





       新报:经常会听到年轻的设计师抱怨,说因为有客户方面的主观要求限制,所以自己的许多好想法被束缚住了,您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资深的设计师,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陈幼林:设计是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设计真正的目标受众是客户的客户,好的设计通过给终极消费者带来真正的生活价值,才能给客户带来利益,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根本目标,在这个前提下,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会发现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正确主张不是一个难题,双方的立场是一致的,这中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你要把你的理念用一个智慧的方式表达出来,我相信好的创意是有说服力的。

       新报:在您的个人设计生涯中,您觉得哪件作品对您来讲是最有意义的?

       陈幼林:其实很多作品对我来讲都是很难忘的,因为在设计时都凝结了许多心血。但是对我个人来讲,最有意义的还是1986年设计的《国际住房年》纪念邮票,那也是我设计的第一个邮票作品。当时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邵柏林先生找到我,邀请我加入《国际住房年》纪念邮票的设计约稿。在评审会召开的前一天夜里,我一直设计到天亮,乘早上第一班列车把设计方案送到北京参选。几天之后传来了好消息:我的方案被采用了。邮票发行后,全国各地的集邮爱好者给我寄来的信就装了几麻袋。这是我第一个国家级的设计作品,从此,我对自己的设计充满了信心,对我的设计生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要感谢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新的邮票评审制度,感谢邵柏林先生对我的鼓励和指导。

       新报:在设计中,一个好的创意往往会令人叫绝,您觉得这些好的创意最早的源头是哪里呢?

       陈幼林:人的基本生存得到满足之后,一定会去追求更高的境界——精神生活。生活是最丰富的,并且每天都在变化,设计服务于生活也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智慧与灵感。一个设计师如果离开生活,那么他的设计一定是没有生命的,也不可能产生打动别人的创意。只有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对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才能得到绝妙的创意。

       新报:要做好一个设计,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幼林:对一个设计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够把一个项目理解得正确透彻。如果你不能正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委托,不能把握项目的本质特征,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你积累的视觉语言创造性地去表达你所理解的概念。拘泥于表面的传达,没有创意和升华;离开本质,任由所谓艺术的发挥,都是不正确的。

       新报:我们的社会发展很快,您认为未来社会中对设计界会有怎样不同的要求?

       陈幼林:我们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设计的世界。随着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必然会带来设计的质量和数量上的提升。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被重新设计,赋予新的审美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憧憬的未来。作为一个设计师,我非常向往,也愿意为未来付出。

       新报: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您有没有特别遗憾的事?

       陈幼林:我最大的遗憾是,我们这个社会还充满着无数未被设计开发的角落;我们的设计师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我们的设计作品还远低于它所应该具有的价值。我相信这是暂时的,时间会改变一切。

       采访手记

       一位设计师的作品会比一位画家的作品距离普通人更近,也更直接。虽然都可以叫艺术家,但总觉得设计师更辛苦一点,因为一位画家可以随心所欲地画画,几乎没有人可以要求他在画面上改来改去,但是设计师不行,因为每位设计师的每件作品都会有一个甲方。所以见到陈幼林老师的时候,格外地觉得他有一种亲和力,私下里以为,这恐怕也是多年来被“甲方”磨的吧。但是用言谈举止来判断一位艺术家也是不准确的。在陈老师的作品中,你看到的只是充满动感的想象力与内在的文化张力,老辣中又有很多年轻的味道。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的“甲方”迷恋他的作品。

       能平衡住周围的所有,同时又让自己天马行空,也算大智慧了。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刘大鸿:现实本身就是魔幻的 下一篇:张晴:当代艺术要以人为核心
   
  特别推荐
李双阳:我的兰亭奖作品创作秘笈
刘洪彪:四个字弄懂草书真谛!
中国当代书法家郭玉江:痴迷书法,深耕不辍
梅墨生:不要被一些现在所谓的名家带入了歧途
陈传席:西方绘画重造型,中国绘画重文化
高冠华: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
陈十田:中国书画重精神,主要在笔墨
王猛仁先生的诗书艺术
浅论画家诗人周逢俊的诗
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赵海昉书画鉴赏
顾群业谈“去他妈的艺术”与“人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