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溯人类精神文明的长河,艺术创作的初心,便在于捕捉那些超越语言的微妙瞬间,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之成为可感知的艺术形态,让观者在欣赏的瞬间与作品产生共鸣。艺术,是跨越时空的桥梁,是心灵深处的无声对话,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个体与宇宙,无声地诉说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与梦想。
卢乐瑶对色彩有着近乎强迫症般执着,她的作品如同其内心世界,既混沌又和谐,充满了矛盾的统一。可以说,她的艺术创作,是一段关于色彩、情感与自我探索的旅程,是艺术与心灵共鸣的生动写照。从德库宁的豪放泼墨到吴冠中的东方意境,卢乐瑶将这些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了既具有西方当代艺术的自由奔放,又不失东方传统艺术的内敛与和谐的作品。
卢乐瑶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自我表达的过程,更是疗愈心灵的过程。面对心境的起伏和生活的重压,她通过绘画找到了释放情感的出口,将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转化为画面上的色块与线条。她的创作过程,既是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也是与世界对话的过程。
卢乐瑶,她以对色彩的敏感和对非具象艺术的偏爱,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她的艺术实践中,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疗愈的过程。
艺术家自述:
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情绪如同潮水,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宁静深邃。在作画时,我内心积压的情绪得到宣泄,这是我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
在我的作品中,色彩的鲜明对比和交织构成了独特的视觉秩序,泼墨与笔触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既混沌又和谐的艺术效果。我通过色彩和笔触将内心的情感具象化,赋予它们可见的形态。绘画成为了我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一种表达我复杂情感的渠道。
我的画作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也是一种对生命多样性的颂歌。每一次创作都是对存在的深刻反思,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心灵深处的一次勇敢挖掘。在色彩的海洋中,我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与世界共鸣的方式。
以下是采访问答详录
Q=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A=卢乐瑶
Q:艺术学习
是什么机缘巧合下让您接触到艺术?可否与我们分享下您的艺术启蒙故事?纵观中外艺术发展史,有无您较为欣赏的艺术大家?他们给您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A:自幼受妈妈的影响很早就接触到了绘画。孩童时期对绘画和手工艺类对创作活动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时期通过互联网接触海外的艺术设计,后来接触油画和丙烯,一开始临摹了些风景画,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对非具象的画面更感兴趣,开始了早期乱涂乱画的创作。喜欢各类别的艺术展,去感受不同个体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年幼时,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时我发现自己会对颜色特别敏感和有些许强迫症,小朋友们似乎都只关注着积木要堆砌成什么造型,我却执着于每块积木颜色的选用,要达到整体色彩缤纷,色块虽然乱序但整体上分布和谐均衡,对于因为颜色集中而在整体效果中显得突兀的积木,我会执着地把它替换掉。
年少时,发现不同空间的灯光的色温冷暖会直接明显地影响我的情绪,开始接触色彩心理学及设计应用。成年以后,对这些色彩画面会更加执着,比如朋友圈的九图排序会反复调整尽可能要线条视角或构图对称,以及色彩明暗的对应来达到整体色重的平衡。
喜欢的艺术家:德库宁、Michaela Yearwood、Ian Rayer Smith、Anna Rolskaya、 Dietmar Woelfl、Mary Weatherford、吴冠中、吴大羽、玉锡珏、波洛克、陈冠鸿、朱丹、Lina Vonti、Celia Lees、Petra Schott、Catherine Goodman、Kathleen Rietz、Bobbie Burgers、Gizem Akdag,etc.
上述这些艺术家或多或少影响了我的绘画风格,我的画一般是刮板画的大色块做底然后加上泼墨,用色和画面整体风格更多是受到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但是泼墨和波洛克均匀流畅的线条不同,更偏向书法艺术中古风泼墨的效果。喜欢豪放而随意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喜欢挥洒自如、气势磅礴的泼墨效果,因为能给画面增添层次感,同时通过泼墨也能有效调整画面的重量感使得视角效果上整体平衡。虽然更多地学习了西方当代艺术,但在创作上还是能看到东方传统艺术的文化痕迹。
卢乐瑶 心海花开 布面丙烯 60×60cm 2024.09
卢乐瑶 温柔的隐忧 布面丙烯 60×60cm 2024.09
Q:艺术思考
您提到绘画是您自我疗愈的方式,能否具体谈谈艺术创作在您的疗愈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或者说,在创作过程中您的状态或体验?
A:我时常会因生活上各方面的压力而有思虑过度的情况,情绪的积压也使得身体出现各种小毛病,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今年了解到了艺术疗愈,觉得这方式非常适合我,在成长不同阶段我也有试着通过随意涂画创作的方式来解压,不过当年不知道艺术疗愈这个说法。
了解艺术疗愈后决定重拾画笔创作。我一直很喜欢创作类的工作,爱好摄影多年,摄影对我来说也是种创作表达,但因为工作生活的限制,日常并没有太多素材,但画画可以突破客观环境和素材的限制,可以实现日常创作。于是我迷上了画画打卡,每日的创作让我感觉自己是鲜活的。
画作,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每日重复两点一线生活里我活着的痕迹。对乏味繁琐的生活感到不屑和厌倦却无法跳脱,恐慌时光的虚度以及生命在乏味中消亡。绘画创作对我来说是现实世界里的救赎,就像长时间在浅水池中一直濒临溺水挣扎时抓到了救命稻草的感觉。因此,我认定了画画是要作为终身坚持去做的事。
我属于天生的高敏人,除了对环境(光亮、色彩、声音、味道、空间大小)都会相较常人敏感,在严重的焦虑下,会出现感官过载的情况。生活上除了画画对我来说是输出的时刻,其他的时候我几乎都在无时无刻地接收着各种信息,画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充满气快要炸的气球终于得到放气的机会,对我来说也是情绪得以宣泄,内心世界得以表达的时刻。
卢乐瑶 花梦幽语 布面丙烯 60×90cm 2024.08.23
卢乐瑶 春意轻拂 布面丙烯 60×60cm 2024.08.13
Q:艺术灵感
您在创作每一幅作品时,是否有特定的主题或概念在引导您?您的创作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您希望通过艺术作品向观众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或情感?
A:我的画作此前基本上是宇宙星河和花丛两个主题,目前创作的是异度空间系列。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想要去画花,而是画出来以后大家都觉得画的是花,可能是用色或者手法在潜意识里还是受到了花的影响,可能我脑海里取色更多是来源于花海的画面,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就好像只有大自然花卉的色彩缤纷且和谐是比较吸引我的。
星河大多是我内心世界感受的直接表达,也是画的时候没有想去画宇宙,但是画完以后看起来就有点像星河。花丛属于早起摸索阶段的创作,当下异度空间手法要比此前的熟练和发挥稳定。创作的画面是比较贴近了我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个像宇宙大爆炸时刻的空间,画面由众多大小不一的色块构成。
卢乐瑶 精神交响 布面丙烯 60×60cm 2024.07.17
卢乐瑶 星宇幽梦 布面丙烯 60×80cm 2024.07.24
Q:艺术创作
您的作品被描述为“既混沌又和谐”,这种矛盾的统一是如何在您的作品中体现的?您在创作时是如何在混沌与和谐之间找到平衡点的?
A:我作品的画面很满且杂乱,就像我感受到的世界一样繁杂,不过虽然色块杂乱,但是画面整体是和谐的,画面乱中有序,色块的大小、颜色的对应和搭配,加上泼墨,画面整体的重量感是平衡的。色彩繁杂的画面,豪放随性的风格的同时又有些许强迫症。
我时常在画完后反复看画作,觉得画面色重不平衡的地方可加上泼墨来调节。
卢乐瑶 热辣狂想 布面丙烯 60×90cm 2024.07.16
卢乐瑶 异度的回响 布面丙烯 60×60cm 2024.08
Q:艺术计划
您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有何计划或愿景?最后,老师是否有其他想和粉丝一起分享的观点或故事?
A:计划今年秋天完成异度空间系列30幅,计划12月设计一些艺术衍生品。对装置艺术也有浓厚兴趣,有机会也想把创作做到不同空间和不同载体上。
热爱可贵,祝愿大家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