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08-11-21 13:28 来源:未知 作者:zgshw 点击:
次 |
|
祖籍兴业县的何报榴,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字大河、葆流,现为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艺术评介协会评介委员,江西个山(八大山人)书画会会长等。在书画创作中,他率先提出了反向艺术观念,独创单双管逆向体书画,曾到沈阳、黄山等地表演,被誉为中华一绝——
酷爱书画,自幼深受熏陶
今年已是75岁高龄的何报榴,1933年出生于兴业县南乡波涛村。该村何姓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望门家族,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对兴业何氏三章(何简章,何敏章,何辩章)至今仍然还有许多话题,还会说起他们的不少趣事。何敏章自小习颜真卿字体,写得一手好书法,善作速写,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南宁师专,受过很严格的正统教育,毕业后先后在兴业、贵港、宾阳等地的10多所中学、师范任教。
而记者日前采访的何报榴呢,就是何敏章的长子,他自小跟随父亲,在学校里生活、长大,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书画创作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何敏章看见何报榴聪敏,很有灵气,也很专心习字习画,也就有意地加以栽培,不但自己言传身教,谆谆善诱,严格要求,还介绍许多较有名气的书法高手、美术能人与儿子认识,让小报榴有较多机会接触这些长辈,看长辈作画写字,还亲传族祖、大书法家何绍基的书道真传,让小报榴临摹,并带他出去写生、速写,让儿子很小就有了扎实的功底。
进入艺专,在校脱颖而出
正因何报榴发愤自励,勤学苦练,进步很快,1950年便考取了徐悲鸿于1938年在桂林创办的广西艺专美术系,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
在采访中,何报榴告诉记者,他进入广西艺专时,徐悲鸿校长已离校,但他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仍继续被发扬光大,美术系不少教师曾亲受徐校长教诲,深得徐校长的真传,特别是在爱惜人才、培育人才方面更是卓有成就。当今不少驰名广西画坛的美术家就有不少是从广西艺专走出去的。
何报榴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深受阳太阳、朱培军等书画名家教诲的往事。在阳太阳、朱培军等人的指点下,他开始了从临摹、仿画到写生、创作,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在打好了基本功底之后,他便大胆地舒展自己的创作才华,画出了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常得阳太阳的称赞。进入广西艺专第二年,他的一幅画在美术系中脱颖而出,深获好评,被美术社印成年画发行,广为流传。这次的成功不但使他一鸣惊人,而且引起了不少省的美术部门的关注,江西省美术部门来人当面邀请他毕业后到江西画报社工作。要知道,当时各地都缺人才,都抢人才,像他这样在学校就有作品印成年画销售发行的初露头角的青年学生更是凤毛麟角了。
当何报榴以优异成绩毕业之际,学校征求他的意向时,他对恩师阳太阳说出了一番充满革命激情的话:“江西是毛主席当年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南昌又是一座由朱德、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革命老前辈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英雄城市,我一直都向往到那里去工作,去锻炼。江西画报社已邀请了我,我决定去南昌,接受红色洗礼。”阳太阳本想留他在学校当助教,现在听着爱徒说出的这番话,也只好割爱了,遂寄予厚望地对何报榴说:“你很有志气,是一个革命青年,我相信你到了江西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江西这块红色土地培育了无数建国的将帅人才,同样也可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的。”
书画同研,各方多有建树
1953年秋,何报榴从广西艺专美术系毕业后,如其所愿被分到江西画报社工作,后到江西艺术馆,先后任美编、创作员、辅导员,他虚心向本单位的老前辈学习,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还主动争取下基层受锻炼,1957年至1964年曾因支援山区建设到了东乡红星垦殖场文教部,拜访请教傅抱石早年的书画老师陈陶甫,并在陈老先生悉心指导下,潜心钻研八大山人的书画,深得教益。在古体诗词方面又得到周辑熙老前辈亲自指点,之后又得著名书法家陶博吾、康庄等先生的指点,后习篆隶行草书,涉猎怀素、八大山人、郑板桥、毛泽东等诸家,诗书画印均多建树。
1978年,因工作需要,何报榴被调到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更有机会常赴京沪等地,接触众多海内外美术书画名流,受到更深层次的熏陶,从此在为振兴江西美术事业做出大量工作的同时潜心致力于书画创作。据不完全统计,他创作的作品有2000余幅,其中有200多件书画作品为国内外美术行家及画院、博物馆收藏。《报信》、《雨夜》、《课堂》、《雨夜看水》、《被歼》、《双鸡图》、《行草》、《翔》、《春汛》、《华夏魂》、《巴山日出》等作品,均获得了国家级及省级一、二等奖。
前些年,何报榴夫妇回广西省亲,游至阳朔徐悲鸿故居时,有感于自己毕业于徐校长创办的广西艺专,吟下“簪山雄秀万年昴,画卷传流世代长。墨翰情深融四海,狮雄叱咤震东洋。嵬情难士桂林逾,抗战培蕾义不常。吾问当年居轶事,弘华创意塑辉煌。”这里既写出了抗战时期,徐校长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集聚桂林的历史背景,又抒发了对徐校长培养了一大批画家参加抗战宣传,唤起亿万同胞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崇敬之情,更表达了作为后人的我们应继承先人遗愿,再创书画辉煌的决心。
反向观念,一改习惯模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何报榴一直以来都对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何报榴在江西画报社工作时,就感到国画创作“从画报中来到画报中去”问题很突出,并且已形成了一种模式。当时虽然也提出要出新,但总是很少有突破而令人困惑。70年代末,因为在农村搜集生活素材,他突然发现山村的春联门画倒影在水塘中,经过水的流动,一个逆向游动的新造型浮现在眼前,因此他想,如果逆向的表现,正向的观赏也许就会改变了旧的习惯模式。为此他便写了一论、再论《论中国指墨和反向艺术观念》的论文,结果论文在中国指墨学术研讨会获优秀论文奖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论文中,何报榴用了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反者道之动”的名句作为理论依据。这句话应是道家用以疏导内气,使静功和动功互换,以求得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的方法。但是,他却认为老子是在总结了我国民间传说中夏禹治水的成功经验,相传夏禹父亲鲧奉命治理水患,均采用防御、拦阻、堵塞等老办法,所以一直未能治平水患;到了夏禹手上,则一反前人做法,改用排阻、疏通、开渠、导引灌溉等,没几年,便将水患治平。在此,“反者”可以解释成为“相反”的办法、措施,“道”可解释为事态、事业,“动”就是发展、前进。观察当今书画艺术,初学者跟着老师走,是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作为艺术创作,跟着老师走,即使模仿得再像,也只是复制品,谈不上发展创造。因此,他认为,一个现代美术家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敢于“反向”创作,既传承前人的大胆创新精神,又勇于突破前人的艺术束缚,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才会独具艺术个性。但是,反向绝不是无目的的逆反,而是要求反向出新意,反向出特色。此外,他也对狭义反向书画艺术进行过探索实践,即在书画制作顺序上,完全像倒影书画的逆反笔顺,即由下而上、由右而左,从逆向完成,以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特色。
逆向书画,奇特异于寻常
1988年,何报榴首次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逆向书画个展,获得省、市文艺界一致认可后,更坚定了研究、宣传、推广逆向书法的决心。1995年,他应沈阳等地邀请前往表演,也获广泛好评。1998年4月,他的书法作品《逆向书》参加北京、上海、台北等地12个单位举办的“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荣获中华民族艺术奖。1998年,他的书画作品《山水》在泰国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展评中获荣誉金奖。2000年,他的书画各1幅作品参加“迎澳门回归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获荣誉金奖。2003年,他创作的书画作品《老伴》在第四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中,以其独特的手法和深刻的意境而获荣誉金奖。2004年,他在中国书画名家首届年会上被推选为当代书画大师,并荣获“中国炎黄书画艺术突出贡献奖”,同年以逆向书法参加南昌“首届中国民俗文化艺术节”荣获金奖,还先后被授予“海峡两岸德馨艺术家”、“优秀人民艺术家”等光荣称号,其艺术传略入编《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华人卷)、《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一代名家》等30多部大型辞书。
在一幅题为《老伴》的国画中,记者就看到,何报榴就是用自制的宿墨和兼用各种反向技法,画出了两棵饱经苦难,伤痕累累,相依相伴的老树,树的周围和天空,衬以几对老人和飞鸟,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意和坚贞不渝的爱情及亲情、 友情,可谓意味深长,让人印象深刻。而何报榴在2001年国庆期间于中国近现代书画展(1840-2000)期间,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逆向书法精品“苍山气势,古柏精神”,更是让记者眼前一亮,一种旷远的浸润着中国文化的墨香扑面而来,给记者一种苍劲、刚毅、厚重、豪放的感觉。
也许正因何报榴的作品大胆地将我国书画中的点、线、面、体、形、位的连笔顺序,转为逆向逆势,不仅体现了超脱,体现了纯净,体现了独特,体现了一种个人思想精神大解放和书画观念的新创意,而且给人一种平夷中见险拙,柔韧中见力度,熟中见生,感情奔放,个性张显的艺术享受。有人说,他的绘画尽得花鸟、山川、人物、海河之风物灵气,而书法则广采博览众家风雅之格调气韵,这是很有道理的。早在1986年,他的反向艺术观念以及书画作品,就得到著名书法家陶博吾的称赞,并得到其“观其用笔,纵横驰骋,如骏马奔腾”的赠评,和“孙过庭所谓务追险绝者,殆于此处见之矣”的赞叹。上海研究八大山人专家汪子豆则认为,他的狭义逆向书画“字辟蹊径,以书入画,用传统而反传统,以反向使笔,笔笔中锋,苍劲浑厚,奇特异于寻常,别开生面”。
创者冒险,行者冒责,攻之愈深,知之愈艰。面对目前还有不少人对“反向艺术观念”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何报榴并不在意,也不受干扰,更不受影响,他以《偶感——咏逆向书画》一诗自勉:“悲鸿绘宏志,绍基书劲遒,逆水舟自励,前进莫停留。”因为,他始终牢记林散之先生之语:“人贵有志,人贵有路。书画二字极重品格。品格不高何谈书画之路。”他告诉记者,在反向艺术实践的道路上,他还会不断熔冶、提炼,升华自己的逆向书画艺术的……
(责任编辑:zgshw)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