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松,一九五六年生于陕西省柞水县,祖籍安徽宿松。曾先后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柳岸人家--我读王松山水画新作
遆高亮
在当今艺坛异彩纷呈的状况下,“炒作”与“忽悠”充斥和占据了几乎所有媒体,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那些所谓“名家”“大家”总要“例展”式地登场子亮相。也许是“超女”一夜成名的诱惑,也许是官本位在这一领域的承袭,总之,“炒作”和“帽子”成了一些自诩为“艺术家”必驭的双挂马车。而生在商山、长在商山、描画商山的王松先生,却以山里人特有的实实在在、不事张扬的品格,默默无闻地独居斗室,勤苦地研习中国山水画,静静释放着自己的艺术才华,饱蘸浓墨挥洒着他对商山的至情大爱!不久前,有幸品读到他近一年来创作的山水画新作,在那云烟四起的笔墨语境中,或枯焦,或渴淡,或积宿,或渍润,给人以山间草露之润、鱼虫戏水之乐、旷谷潺溪之悠、崇山长岚之逸、孤山幽居之静、超然若仙的感受。
他是我蜗居长安所认知的艺友中的一个特例。与王松之交可谓平淡如水,诚实若挚。因了对艺术和人生较一致的观点,相聚了话就多。我极赞成他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精神的见解,强调的关键词是:气韵,情致,印象,心境,不是具体画面上的经营与刻意求工,而极其重视其内涵的活泼生机与内蕴的精神高致。他在画中题句:“放笔纵横意无碍,狂涂乱抹写秋山”“近年来习黄宾虹山水者众,得其神韵者寡。余研习宾翁亦有时日,至今仍未能进其奥堂。此幅略具其意,然物象稍显僵硬,墨色还欠滋润,看来生机勃勃、浑厚华滋,非依样画葫芦能得矣。”这些极为自然的话里既有狂狷艺徒的向往,也有虚怀敬艺的修为,家乡那山那水那事那情,由他的画笔演成了生动的故事,那是儿时伙伴们嬉戏的柴院,还是村姑与少郎的窃窃私语,或是老翁月下叙说的仙境。在一幅陕北写生图上,塬头是一抹夕阳,高原的橘红与浓墨交相辉映,血气一脉,大气若虹,题曰:“陕北之美在于苍茫,细读之味无穷矣。忆写昔日写生印象,放笔直写,不记工拙,尽兴为快。”把作者貌似娴淡、实则火热的生活情怀和艺术感觉都淋漓尽致地浑洒而来,我深深为之感染和激奋!
王松先生是以画名世的,而读书、摄影、书法、作文,亦多有妙品。前年在一画家处聚饮,兴之所至,他一手把盃,一手执笔,酒酣笔畅,为我作《山居秋暝图》,日后酒醒,自感有神来意趣。每想起那幕把酒论道、挥写胸臆、其乐融融的场面,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笑呵!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可能都会有“玩”的印记,当你把生命和一门艺术紧密地系在一块的时候,生命就是艺术,艺术也是生命,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人生”。而王松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崇德敬艺的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去面对,“玩”出了品位,“玩”出了高尚。我再一次品读这些画作时,又萌发了去他家乡商山畅游的想法,他虽没有这个主张,但画中的美景却不停地向我招手!在没有征求他同意的情况下,我还得十分正式地向他致敬!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