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资讯中心 | 书画研究 | 名家专访 | 历代名家 | 鉴赏收藏 | 销售专区 | 紫砂艺术 | 名家展馆 | 会员展馆 | 封面人物
  热门标签: 书画 吴冠中 收藏 专访 北京 上海
 
  主页 > 名家专访 >
 

坚守中国画的笔墨之道 ——童中焘的“山水清华”

时间:2023-12-18 11:47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为代表的“新浙派”,立足中国画传统,坚守笔墨核心,吸收新视觉元素,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对近现代中国画坛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他们构建了独立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童中焘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山水清华——童中焘艺术展”,即以“望岳”“寄畅”“云起”“映道”4个板块,展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山水画名家童中焘从艺70年来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共计120幅,以及课徒稿、速写、手稿、出版物等若干文献,全面呈现了童中焘在中国画领域多年耕耘的成果,全方位展现了他的创作风貌和艺术主张。

童中焘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童村,他自幼生长在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家庭。父辈中从事文史研究的二叔童第德对他影响较大。深厚的家学、淳朴的家风,潜移默化地濡染了他的成长。

1951年,童中焘到宁波上中学。在这里,他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无论是私立的效实中学、正始中学,还是公立的宁波一中,都是名牌学校。事实上,中学期间他是一名理科生,受家中长辈影响,他当时最感兴趣的志向是天文学。但在1953年,他因生病缘故在家休养了一年,因此有时间好好研读家中藏书,尤其是二叔童第德留给他的文史类的书。满柜子的碑帖、画谱、子史文集陪他度过了这段时光,也改变了他的理想。

1957年,他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彩墨系(后改为中国画系)。彼时的本科是五年制,到了三年级时候,时任院长潘天寿开始了国画分科教学的改革。或许是出于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与热爱,童中焘选择了山水专业,师从顾坤伯,正式开启了山水画的探索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文学、画论、书法、诗词是人物、山水、花鸟三科统一的课程,由陆维钊、吴茀之、潘天寿共同授课,因此,童中焘在学生时期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本功。

在诸多师友中,使童中焘获益良多的还有陆俨少。1962年,童中焘毕业留校。那时陆俨少应潘天寿校长邀请来学校兼课,受校方安排,童中焘担任陆俨少的助教,耳濡目染间,得到不少教益。特别是1963年,他随陆俨少去雁荡山写生,陪侍左右,并一起摹山写水。十余年间,童中焘常向陆俨少请教并同其研讨博大精深的山水艺术,陆俨少深厚的笔底功夫、渊博的学养令他叹服不已。而陆俨少也对他赞赏有加,寄予厚望:“童中焘的山水画,笔笔见笔,墨泽光华,浑然无痕,此难画之意,是吾后学中最有希望之人也。”

“我们的老先生们,心中都有一种理想。高尚的人格修养、对生命境界的毕生追求,贯穿在他们为人、为学、为师的全过程中,他们的人品、画品山高水长、风规自远。”童中焘感叹道。在老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下,童中焘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的提升。他说,画画主要是画自己的性情。

▲西湖诗意图(国画) 70×35厘米 1987年 童中焘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画以“笔墨”成“象”,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在童中焘看来,笔墨关涉画的功能、价值和运用,但从来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界定。那如何判别一幅画笔墨的高下、美丑?黄宾虹总结出“笔法五种”“墨法七种”的准则,“五笔”指的是平、圆、留、重、变,“七墨”指的是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渍)墨、焦墨、宿墨。童中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五墨”:清、润、沉、和、活。“用笔用墨,凡达到‘五笔’‘五墨’的,就叫用笔好、用墨好。这两项的结合就是中国画笔墨的核心。”童中焘说。

童中焘知行合一,做人为艺是一致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说:“童中焘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显得十分独特。他以淡为重,作品基本是以淡墨表现不同层次的墨色,来表达他所要诉求的山水丘壑,用他的话来说是元人笔意、宋人丘壑。以淡为重,没有剑拔弩张,虚张声势,一路挥写过来,却形成了气吞山河之象,是我们研究中国绘画传承发展的范例。”

笔墨当随时代,多年来童中焘潜心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致力于探索出中国画在当代发展的新意。他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理解、研究具有深刻的洞见,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回答了中国画画什么、如何画的问题,于2010年出版了学术著作《中国画画什么》。

从美院的学生到成为老师,在浓厚的学术环境里,童中焘醉心于艺理学养的积累,沉心于山水意境的审美表现,完成了面对大自然“以心目而成之”的笔墨实践。童中焘表示:“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自成体系。这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区别。中国传统文化讲伦理,讲人与人的关系,我们现在发展中国画,也要吸收西方一切可以吸收的东西,去粗取精,使之中国化,符合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就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画就是我几十年生活的总结。”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责任编辑:zgshw)

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王关兵先生中国山水画《山泉秋色》作品欣赏 下一篇:寻梦青山绿水间一中美协画家王宁青绿山水画作品欣赏
   
  特别推荐
张觉悟画家博采众长,擅长山水,成为传统方面
画家张华森作品赏析
书法家单国防
孙亚军 | 浅谈国画艺术家梁清兆先生泼墨山水
“龙年贺岁 新春大拜年”——艺术家孙永进
国家一级美术师--殷新建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蜀中画坛一翘楚——陈承基花鸟画作品欣赏
贺利娜(紫墨):紫气浩荡,墨生幽香
著名画家舒大文作品欣赏
 
  本月热点
岳继承作品鉴赏
“画罗天下”罗家宽
“清贵”崔如琢:艺术中国梦的知
大家——朱德群
大家王梦庚书画拍卖会记时随拍
邳州曹元伟:一位草根书法家的艺
邱志杰:追忆者的共同体
时锦平——中国山水画名家
陈传席: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赵海昉书画鉴赏
中国书画网 2006-2014 版权所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法律顾问:权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