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华阅尽》246cmX123cm2001年作
释文:
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
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
孙博文的艺术至少凸显出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完全突破了笔墨限制,大胆用色,以色当墨,极大增强了水墨媒材艺术的视觉冲击力;他大胆进行纸上材料开拓,突破了纸媒艺术的承载极限,也使得主要作为文人雅玩的文房艺术具备了强烈的公共性,从而赋予传统中国画媒材强烈的当代价值。
二是,一改传统写意绘画的含蓄内敛为张扬狂放,阴柔而阳刚。突破了传统文人山水题材的程式,由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跨入具有世界意义的表现绘画。由民族性、特殊性而普遍性、世界性。孙博文的艺术合乎现代艺术的一般特点,但又超出了西方现代模板,找到现代艺术的中国形态,而且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期待的中国现代艺术,把传统中国画艺术真正转化为现代形态。
(文/刘茂平)




▲《山水四屏》500cmX144cm2000年作
画家简介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gshw) |